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doc
文件大小:27.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2.99千字
文档摘要

《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安徒生童话》作为世界童话文学的经典之作,以诗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构建出一个个充满奇幻色彩与人文关怀的童话世界。在语文教材体系中,它常作为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低年级的阅读推荐书目,契合学生该阶段充满想象力、好奇心旺盛的心理特点,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优质文本。?

从课程标准角度来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安徒生童话》中独特的叙事结构、生动的人物刻画、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助力学生积累词汇、学习修辞手法运用,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其蕴含的爱、勇气、善良等主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隐喻,有助于学生深化情感体验,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同时,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时代背景,也能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反思,达成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要求。此外,安徒生童话跨越年龄界限的普适性价值,能让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获得新的感悟,对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具有深远意义。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梳理《安徒生童话》经典故事的情节脉络,准确概括故事主旨,把握不同故事的叙事特点。?

2.学会品味童话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积累并灵活运用经典词句。?

3.深入剖析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及背后传达的价值观念,能结合生活实际阐释童话主题的现实意义。?

4.通过故事续写、改写、创意绘画等活动,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将阅读收获转化为个性化的表达与创作。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充分阅读《安徒生童话》,制作课件,资源整合。

2.学生按计划深度阅读,完成阅读日记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成果。

3.督促学生阅读后完成附册中的相关闯关任务。

四、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展示收获,阅读激趣梳理方法

1.学习活动一:阅读检测,交流神奇和善良。

(1)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阅读《安徒生童话》,书中哪些故事已经读过了?(说一说)

(2)回顾阅读,抢答检测。出示(阅读检测抢答题)。

(3)展示阅读进度表,捕捉学生感受收获,交流语句,感受神奇的想象。

同学们阅读中不仅记录了阅读时间、时长,还写了阅读收获,真了不起!如李文轩写到:“发现了海底奇特的景象。认识了一位美丽奇特的人鱼公主。”

①从哪些句段感受到海底奇特的景象?奇特美丽的人鱼公主?(交流关键句段,板书想象神奇)

②还有哪些神奇之处?(听读;学生自由说句段)

③还有同学说,他认识了人鱼公主的善良,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听读;小人鱼抉择牺牲自我的片段,引导关注批注帮助理解)

2.学习活动二:阅读日记展示收获,梳理强化阅读方法。

(1)学生展示阅读日记,感悟篇。学生分享阅读,引导明确、写体会能够深化理解。(板书:写体会)

(2)展示交流情景绘画。情景画展示。分享学生阅读中绘制的情景图片,如《丑小鸭》《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中把印象深刻的情景画出来,配上简单的文字,是阅读理解的友谊方法(板书:画情景)

【设计意图:了解阅读进度督促阅读吸收,我根据学生阅读进展和收获分享,借助阅读计划表学生自己的收获所得,引导品读相关句段,进一步感受海底神奇、人鱼神奇,童话之神奇。进而,展示学生阅读日记、绘画日记等多种成果形式,分享阅读收获感悟,激发学生成就感和阅读兴趣。同时,将阅读书方法和效果检测结合,既是阅读理解指导,又是童话故事神奇想象的深化理解,还是阅读体悟分享。在收获展示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阅读的快乐,梳理阅读方法,为进深度阅读、多种形式表现阅读收获达等深度学习作以铺垫。】

学习任务二:纾解问题,把握故事,阅读思辨。

1.学习活动一:梳理问题,探讨解惑,体会心灵之美。

(1)展示阅读日记,梳理中的问题。

①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也有好些问题,比如阳光组的吴佰良提出“为什么王子不知道是人鱼公主救了他?”“小人鱼为什么不好好生活在海里而是到陆地上?”(学生读问题)

②谁来帮他解答疑惑?(引导学生解答----

(2)学霸组的赵子钦也有疑惑,请你说说问题,让大家帮你解答。问题“丑小鸭生下来时就又高又大,为什么哥哥姐姐啄他时他不反击呢?”(学生自由解答,随后出示结尾---不骄傲的美好心灵。板书美)

(3)小结,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故事,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板书:提问题)

【设计意图:本学习活动,聚焦学生所提问题,在展示中,引导学生互助解答深化理解,小人鱼向往人类生活的美好心愿,丑小鸭的不骄傲的美好心灵,是对故事情感思想的理解,也是带着问题阅读方法的梳理明确。】

2.学习活动2:支架把握大意,创编结尾尝试表达。

(1)出示故事时间轴,学生补充内容,试讲大意。

(2)续编结尾。发挥想象,善良、不骄傲的“丑小鸭”回到养鸡场,与妈妈和家人告别,鸭妈妈或姐弟们会是怎样的表现?根据下面的开头,结合李文轩同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