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在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具有平等性
B、没有行为能力的人不能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C、野生动物可以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
D、法律关系主体应当具有权利能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具有平等性,但这不是绝对的,比如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地位就不平等,A选项错误;没有行为能力的人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比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某些赠与等法律关系的主体,B选项错误;野生动物不是法律关系主体,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人类,C选项错误;法律关系主体应当具有权利能力,这是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之一,D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调整范围不同,法律比道德调整的范围更为广泛
B、法律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重义务的一面性
C、法律具有确定的表现形式,而道德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
D、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而道德仅存在于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更为广泛,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A选项表述错误。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两面性;道德主要强调义务,具有重义务的一面性,B选项正确。法律有明确、固定的表现形式,如法典、法规等;道德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习惯、舆论等之中,C选项正确。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D选项正确。
3.聚餐结束后,王先生和李先生都喝了很多酒,王先生说“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咱俩找个代驾回去吧”,李先生表示赞同“醉驾已经入刑了,咱不能犯法”,王先生和李先生拒绝酒驾的行为体现了法的()。
A、强制作用
B、解释作用
C、评价作用
D、指引作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指引作用发生在行为之前,其作用对象是本人。王先生和李先生因为“醉驾入刑”这一法律规定,从而选择拒绝酒驾,这体现了法律对他们自身行为的引导,让他们知道不能酒驾,所以体现的是法的指引作用。而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解释作用并非法的规范作用。
4.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2)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3)审查政府的法令、决定和命令。(4)质询和询问。(5)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6)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A、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B、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
C、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与财政预决算
D、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立法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据宪法对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监督。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是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它能够让立法机关全面了解政府工作情况,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故答案选A。选项B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选项C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与财政预决算、选项D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都是立法监督的形式,但不是最基本形式。
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渊源的是()。
A、宪法
B、权威性法学著作
C、道德信念
D、乡规民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法的正式渊源之一。而乡规民约、道德信念不属于法的正式渊源,权威性法学著作是对法律的解释和研究,也不是法的正式渊源。
6.2019年3月19日,国家卫健委出台《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自4月10日起施行。该文件属于()。
A、部门规章
B、行政法规
C、法律
D、地方规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是由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国家卫健委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于部门规章。
7.提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孟德斯鸠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提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柏拉图强调理念论等哲学思想;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其贡献主要在自然法思想等方面。所以本题答案选C、亚里士多德。
8.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通常是指由国家制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