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点
1.选举权平等原则包括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两个部分,前者强调一人一票,每票等值。后者则强调针对特殊群体和地区的特殊关照(即合理差别,典型如对人口较少的民族和行政区域在代表名额上的有意增加)。2.国家主席是国家机关,不是国家标志。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不是改、撤、立等重大事项,不需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而是国务院批准。4.罢免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需要将该决议报送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备案。人大闭会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即可通过对该级人大选举的上一级人大代表的罢免。5.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具体工作由选举委员会负责。村民委员会工作移交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监督。6.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上一级政府批准,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县和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可以设立区公所。
二、真??题
1.(2024年客观一理论法第14题多)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下列体现平等原则的是?
A“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
B“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
C“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D“本行政区域内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当大体相等。”
2.(2023年客观一理论法第8题多)关于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立法会协商产生,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B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有权在审理案件时对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条款自行解释
C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长由中央政府任命
D香港终审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行政长官应征得立法会同意,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3.(2015年卷一第63题多)甲市乙县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本县的市人大代表时,乙县多名人大代表接受甲市人大代表候选人的贿赂。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乙县选民有权罢免受贿的该县人大代表
B乙县受贿的人大代表应向其所在选区的选民提出辞职
C甲市人大代表候选人行贿行为属于破坏选举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D在选举过程中,如乙县人大主席团发现有贿选行为应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4.(2014年卷一第25题单)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基层群众自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由乡镇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政府批准
B有关征地补偿费用的使用和分配方案,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政府批准
C居民公约由居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或者它的派出机关批准
D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提出,报市政府批准
5.(2014年卷一第62题多)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关于选举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中央财政统一开支
B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主席团,之后由主席团主持选举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三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大代表的罢免案
D选民或者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三、笔记链接
历时6个月,把法考第一轮的背诵版8门课程286个课时完整的听了一遍,过程中写了167篇学习笔记,做了3083道客观真题。笔记有的比较啰嗦,有的高度浓缩,但基本都涵盖了重要的关键的知识点。接下来,陆续更新真题知识点。
点击即可
进入相关专题合集:1.民法(18篇笔记)+民法真题知识点(11篇笔记)2.民事诉讼法(15篇笔记)+民诉真题知识点(13篇笔记)3.刑法(32篇笔记)+刑法真题知识点(13篇笔记)4.刑事诉讼(19篇笔记)+刑诉真题知识点(12篇笔记)5.行政法及诉讼(15篇笔记)+行政法真题知识点(12篇笔记)6.商经知(27篇笔记)+商经知真题知识点(16篇笔记)7.三国法(17篇笔记)+三国法真题知识点(9篇笔记)
8.理论法(23篇笔记)+理论法真题知识点(更新中)
四、真题答案
1.BD。无记名投票不体现平等体现秘密,A错。直接选举并不体现平等,C错。
2.A。香港特首是普选产生,协商只是人选,仍要进行普选,A错。
3.ACD。辞职是向上级辞职而非产生地方辞职,B错。
4.A。涉及利益的自己决定,不需报批,B错。公约备案不需批准,C错。设立撤销由其决定,不需再向上报批,D错。
5.BD。各级负责各级的,A错。开会期间,主席团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