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增加林业部门财政收入
B.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C.扩大国有林场经营规模
D.限制农民自主经营林业
答案:B
解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通过确权发证,明确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故B正确。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集体林地承包期为:
A.30年
B.50年
C.70年
D.长期不变
答案:C
解析:文件明确规定,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故C正确。
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四权”落实指的是:
A.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
B.林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
C.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抵押权
D.承包权、经营权、流转权、抵押权
答案:B
解析:改革要求落实集体林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处置权(依法流转)、收益权(自主获得收益),故B正确。
4.以下哪类林地不适用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改革方式?
A.商品林
B.公益林
C.自留山
D.责任山
答案:B
解析:公益林因具有生态功能,需兼顾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通常采取集体统一经营、联户承包或股份合作等方式,而非单纯家庭承包,故B正确。
5.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流转的主体是:
A.村集体经济组织
B.县级林业主管部门
C.林地承包经营者
D.林业企业
答案:C
解析:流转应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主体是承包经营者(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故C正确。
6.林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不包括:
A.用材林的林木所有权
B.经济林的林地使用权
C.生态公益林的林木所有权
D.采伐迹地的林地使用权
答案:C
解析:生态公益林因受保护限制,其林木所有权通常不得抵押,故C正确。
7.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权证”的法律性质是:
A.林地所有权凭证
B.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法律凭证
C.林业经营许可证书
D.林地承包合同备案证明
答案:B
解析:林权证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发的,确认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法律凭证,故B正确。
8.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不包括:
A.转包
B.出租
C.征收
D.入股
答案:C
解析:征收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不属于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故C正确。
9.以下哪项不属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A.建立林权交易中心
B.推行森林保险
C.提高木材进口关税
D.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配套措施包括流转服务、金融支持、合作组织建设等,提高进口关税与改革无关,故C正确。
10.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增加森林覆盖率
B.维护农民林业权益
C.提升林业企业利润
D.简化林业管理程序
答案:B
解析:改革始终以农民为主体,保障其对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故B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
A.明晰产权
B.放活经营权
C.落实处置权
D.保障收益权
答案:ABCD
解析:中发〔2008〕10号文件明确提出四大任务: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故全选。
2.集体林地确权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
A.林地所有权主体
B.林地使用权主体
C.林木所有权主体
D.林地四至范围
答案:ABCD
解析:确权登记需明确所有权(集体)、使用权(承包方)、林木所有权(承包方或其他主体)及林地边界,故全选。
3.以下属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原则的有:
A.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B.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C.坚持尊重农民意愿
D.坚持生态优先
答案:ABCD
解析:改革原则包括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兼顾、尊重农民意愿、生态优先、依法推进等,故全选。
4.林权流转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A.不得改变林地用途
B.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剩余期限
C.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D.流转双方需签订书面合同
答案:ABC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