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环境法学试题库.docx
文件大小:28.65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8.21千字
文档摘要

土地治理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在〔A〕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

A、1986年 B、1988年 C、1998年 D、2025年

2、全民全部,即国家全部土地的全部权由〔B〕代表国家行使。A、政府 B、国务院 C、个人 D、

3、农民集体全部的土地,由(D)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全部权。A、乡镇政府B、地级政府C、市级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

4、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C〕年。

A、十年B、五十年C、三十D、四十年

5、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打算不服的,可以自接处处理打算通知之日起〔D〕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十日 B、二十 C、四十 D、三十

二、多项选择

1、我国的根本国策是〔ABC〕

A、格外珍惜土地 B、合理利用土地 C、切实保护耕地 D、开发土地资源2、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BCD〕。

A、商用地 B、农用地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

3、国有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ABCD〕行业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生产 D、畜牧业

三、是非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3、中心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4、农民集体全部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需经村民会议二分 之一以上成员或者二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根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

海疆使用治理法

一、单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疆使用治理法》是〔B〕10月27日公布的。A、2025年 B、2025年 C、1999年 D、199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疆使用治理法》中,明确了“海疆属于国家全部,〔B〕代表国

家行使全部权”。

A、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 C、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D、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3、海疆使用权期限届满,海疆使用权人需要连续使用海疆的,应当至迟于期限届满前

〔C〕向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申请续期。

A、一个星期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一年

4、违反本法规定,拒不承受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监视检查、不照实反映状况或者不供给有关资料的,责令限期改正,赐予警告,可以并处〔B〕以下的罚款。

A、一万元 B、二万元 C、五万元 D、三万元

5、所谓海疆使用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C〕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和颁发的海疆使用权证书,依法在肯定期限内使用肯定海疆的权利。

A、市级 B、省级 C、县级 D、州级

二、多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疆使用治理法》依据全部权与使用权分别的原则,确立了海疆使用权制度。“单位和个人使用海疆,必需依法取得海疆的使用权。”并且规定了海疆使用权的〔B〕以及〔C〕制度。

A、使用方式 B、取得方式 C、有偿使用 D、申报使用2、申请使用海疆的,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书面材料:〔ABCD〕

A、海疆使用申请书 B、海疆使用论证材料

C、相关的资信证明材料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书面材料3、海疆使用权最高期限,依据以下用途确定:〔BC〕

A、养殖用海十七年 B、拆船用海二十年

C、旅游、消遣用海二十五年 D、盐业、矿业用海二十年

三、推断

1、遵循物权法原理创设的海疆使用权,通过权利安排的契约化与权利、义务的法定化,赐予海疆使用权人占有、使用、收益海疆的权利。 〔√〕

2、因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安全的需要,原批准用海的人民政府可以依法收回海疆使用权。 〔√〕

3、海洋功能区划经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X〕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海疆使用治理法律、法规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海疆使用治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 〔√〕

5、颁发海疆使用权证书,应当向社会公告。 〔√〕

矿产资源法单项选择题

固体矿产的勘探阶段划分不包括〔C〕

A初步勘探B具体勘探C评价勘探

D开发勘探

以下哪一项不是矿山企业所具有的特征〔B〕A矿山企业是从事采矿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B矿山企业是国有的经济组织

C矿山企业是企业性的经济组织

D矿山企业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经济组织

矿山设计的程序不包括〔B〕A初步设计

B具体设计C技术设计D施工设计

开采方法通常可分为露天开采和〔D〕A地层开采

B钻井开采C间接开采D地下开采

开采矿产资源必需保护环境。不属于采矿所引起的危害的是〔A〕A对经济的不行持续性进展的影响

B对人体安康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