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引言:
法是治国之本,是保证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我们身边发生的一起起小学生溺水事件及小学生被侵害案件,这一件件事件的发生,让人触目惊心,令人心痛。这些年幼的孩子无知行为及缺乏自我保护意思给社会、给家庭带来危害的悲剧,让社会、让学校意识到了加强中小学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加强法制教育,让法伴孩子健康成长。
二、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词来概括。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如重庆电视台2013年11月25日播出了一段发生在重庆长寿区一居民小区电梯内一女孩摔打1岁男婴的视频引起,随后婴儿从25层坠落,重伤昏迷。但因为施暴小女孩是未成年,警方不予立案。事件引发各方热议。从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迅速蔓延开来,重复发生。如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学生围殴同学事件。
同时近年来,我国对儿童的侵害案件呈上升趋势。据调查,五分之三性侵害受害者都是儿童。根据针对1307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我国,22.1%的女生在18岁之前遭受过性侵害,而迫于施虐者的威胁或羞辱,以及家长或女童本身的隐瞒,此数据远比实际数据低得多。
2、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法制课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
健康和人格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要从小培养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认识一个,人格魅力的可贵,都是法治课的基本内容,如在“自由可贵,人格无价”一课中告诉学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经验。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教育。1、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小学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法律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中学法制教育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2、健全法制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法制教育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各项制度、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动。
3、充分发挥法制教育课的作用。把法制教育纳入年度教学内容,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防护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国旗下讲话、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有奖征文、模拟法庭、“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等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多角度、多层次地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召开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举办法制教育图片展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法制教育活动的质量,将法制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4、完善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制度。学校和政法部门积极联系,每个学校聘请政治觉悟高、工作经验丰富、宣讲能力强的政法干部到校兼任法制副校长,并由学校颁发聘任证书,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5、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建立家长学校联系制度,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