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实践》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实践【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
【授课单位】【总学时】32
【教材】
【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制定依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不断升级,教师应
对教材的选取及时更新。
关注企业先进、实用的安全技术,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为基础。将企业技术知识划分成
项目,进而细化成任务带进课堂。
通过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反馈确定的当前高技能人才对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1.2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这些专业学生
的网络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在学生具备一定网络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的
局域网设计、组建及服务器配置应用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局域网组网的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网络互连设备管理的基础上对网络构建知识进行有效的扩充主要,
让学生能更好的胜任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管理岗位,是对前导课程知识点的扩展和技能的进
阶,为后续综合应用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岗位
适应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尽量避免以
往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端。
教学时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岗位需要为目标,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理念,在与行
业企业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市场和工作需要,设计安排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考
核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整个课堂以网络工程组建及维护为项目驱动,
根据课程的要求,重构课程结构,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及其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2.1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正
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无线网络技术与实践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创设合理情景,引入新课—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2)将问题合理表现出来,形成解决方案—提升学生计算思维
(3)提供多种工具,使学生真正参与问题解决—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4)立德树人—培养信息社会责任
(5)设计合理的联系与评价—完成学业水平要求
2.2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WLAN的基础知识,掌握组建家庭局域网的方法。掌握VRP的常见命令与eNSP
的基本操作。
②掌握使用Console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能够配置用户界面、设备BIOS密码、AC
和AP软件升级,并管理相应配置文件。
③了解二层WLAN初始配置、无线配置流程、业务数据报文两种转发方式的具体过程。
能根据WLAN组网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组网方式和无线网络设备。能完成WLAN的骨干
网络配置和无线配置,实现STA的接入与通信。
④理解三层WLAN与二层WLAN的区别与联系,熟悉三层WLAN的升级和配置流程。
能根据需求判断WLAN的组网类型,并完成相关参数配置。
⑤掌握大型WLAN中配置和应用VLANPool的方法。能够进行射频调优、负载均衡、
频谱导航等射频资源管理的配置。
⑥了解WLAN漫游相关知识,并掌握其配置方法。了解AC备份的相关知识,并掌握
两种典型AC备份方式下的双链路热备份的配置方法。
⑦掌握WLAN安全配置的相关知识,保证用户接入安全。熟悉WLAN故障处理流程,
并掌握WLAN故障命令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2)方法与技能目标
①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