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植被破坏、资源短缺、酸雨增多、冰川融化、大气层破坏等报道屡次出现,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理念得到了各国的认可,改
革旧的生产方式,提高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
市规模迅速扩展和人口的增加,资源消耗加快,虽然我国资源拥有量丰富,
但是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人均资源明显不足,资源需求的缺口大,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我国消耗了全球22%的资源,却仅生产了
全球12%的GDP,能源利用率不高。过去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
代化的增长需求,制约了我国工业的生产结构调整与经济的增长速度,不利
于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13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有三成是来自
于我国的排放,废气的排放量逐年大量增加,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刻不容缓。
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
化升级、经济效益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实现科学发展与长久发
展。
环境税可以通过不同的税率、税收范围、及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
改变生产方式,降低能源消耗量,用税收优惠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并将
这部分税收形成专项资金用于促进保护与治理环境问题,最终推进节能减排。
当前国内的学者对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节能减排的情况及成效,结果
表明欠发达地区节能减排情况不够理想,建议国家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帮
助其扩大资金、改进技术。节能减排不能仅仅是政府责任,要充分利用市场
机制,扩大节能减排的融资渠道,加强地域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目前我国
各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但仍面临技术水平、资金
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节能减排的意见。
本文以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为解释变量,以
排污费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控制变量,分别基于减少能耗和降低排放两个
方面分析我国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
税、车船税、排污费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在减少能耗上的回归系数为负,增
值税、消费税、车船税和排污费的影响不显著,资源税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的影响显著,车辆购置税对减少能耗的影响为正。回归后节能减排的资源税
税收入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节能减排的资源税税收每增加1%,
我国单位GDP能耗就下降1.187%;节能减排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系数为负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节能减排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增加1%,我国单位GDP
能耗就下降0.203%。消费税、资源税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减少二氧化碳排
放的影响为负,其中消费税和资源税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效果不显著,环境
污染治理投资在10%的水平上显著。增值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和排污费对
减少二氧化碳的影响为正,其中增值税和车辆购置税在10%的水平上显著。节
能减排的增值税税收入的系数为正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节能减排的增值税
税收每增加1%,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增加0.271%;节能减排的车
辆购置税税收的系数为正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节能减排的车辆购置税税收
每增加1%,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增加0.576%;节能减排的环境污
染治理投资的系数为负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节能减排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每增加1%,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减少0.748%。
本文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从税制和政府两个
层面提出有关意见。税收政策上建议征收环境税,将排污费逐步改为税,正
税清费。并完善绿色税制,未来应扩展征税范围,将其他目前还没纳入征税
范围的,对环境污染大和能源消耗大的产品纳入征收范围,税制的拟定考虑
环境因素。丰富税收优惠的方式,并有奖有惩,从而更加高效地制约企业不
环保的行为;其他政策上建议加大环保支出规模,鼓励从多个渠道获取环境
保护资金,从市场上筹集资金,创建专门用于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基金。并加
强节能减排法制建设,严格制定各个行业的节能标准与排污限度,以法的权
威性保障节能减排的贯彻落实,强化落实法律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和惩治力
度,建立一套高标准、严要求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规范的监督企业能源
利用状况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关键词:节能减排税收政策资源税环境税
Abstract
Undertheseveresituationofglobalwarming,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