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留流产护理查房
病例介绍
患者,女,28岁,因“停经9周,阴道少量流血3天”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8-30天,末次月经为[具体日期]。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无腹痛,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查妇科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可见胎芽,未见原始心管搏动,考虑稽留流产可能。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疾病史、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月经史:初潮13岁,经期5-7天,周期28-30天,经量中等,无痛经。婚育史:已婚,G1P0。
护理评估
1.一般情况: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营养状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76mmHg。身高160cm,体重55kg。
2.专科情况: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少量暗红色血迹,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如孕7周大小,质软,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得知稽留流产诊断后,情绪低落,表现出焦虑、自责,担心此次流产对今后生育造成影响。其丈夫陪伴在侧,给予一定安慰,但夫妻双方均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
4.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7.5×10?/L,血小板200×10?/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2.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秒,纤维蛋白原2.8g/L;血型:A型,Rh阳性;肝肾功能、传染病四项未见明显异常。
护理诊断
1.焦虑:与担心稽留流产对身体及生育的影响有关。
依据:患者得知诊断后情绪低落,表现出焦虑、自责。
2.有感染的危险:与稽留流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宫腔操作有关。
依据:稽留流产后子宫内膜有创面,且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降低。
3.知识缺乏:缺乏稽留流产相关知识及术后康复知识。
依据: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
4.潜在并发症:出血。
依据:稽留流产后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不良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
护理目标
1.患者焦虑情绪缓解,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体温、血常规等指标正常。
3.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稽留流产相关知识及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4.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避免发生严重出血。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担忧,给予理解和安慰,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稽留流产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强调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再次正常妊娠,减轻其焦虑和自责情绪。
-介绍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想法,引导其正确面对疾病。
-安排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预防感染的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安静、通风良好,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2次,勤换内裤和卫生巾。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各项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在进行妇科检查、宫腔操作等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腹痛及阴道分泌物情况,如有发热、腹痛加剧、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稽留流产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等,让他们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介绍稽留流产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流产、清宫术等,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使其能够参与治疗决策。
-指导患者术后康复知识,包括休息、饮食、活动等方面。告知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2-3天,逐渐增加活动量;饮食应富含营养、易消化,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以防感染。
-向患者及家属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术后1周复查妇科超声,了解子宫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血HCG,直至降至正常水平。
4.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阴道流血情况,包括流血量、颜色、性质等,准确记录。若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或伴有血块,应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等,若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提示可能有大量出血,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遵医嘱使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同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如输液器、输血器、止血药物等,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治疗过程及护理
患者入院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