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注意事项
目录contents报告概述与目的审计依据与标准审计程序与方法报告内容与要求报告编制注意事项报告审核与批准流程
报告概述与目的01
0102经济责任审计定义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其认真履行职责,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评价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审计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来评价其履行情况。报告编制背景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报告编制目的报告编制背景及目的
本报告适用于对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使用。本报告的使用对象包括审计机关、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同时,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也可以参考本报告。报告使用范围与对象报告使用对象报告使用范围
审计依据与标准02
123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国家颁布的财经法规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布的有关财经方面的规章也是审计的重要依据。地方政府发布的财经规章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行业监管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也是审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依据。行业监管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依据
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的行业标准,如金融、制造、建筑等行业的财务和会计标准。行业标准审计准则质量控制标准审计行业遵循的审计准则,包括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方面的规定。为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审计机构内部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也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030201行业标准及规范
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规定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依据之一。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审批、会计核算、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规定。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旨在规范公司业务流程、防范风险和保障资产安全,也是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审计程序与方法03
03实施审计计划按照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取证、分析等审计程序。01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确定审计的重点和目标,明确审计范围。02制定详细审计计划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间、人员分工、审计方法等。审计计划制定及实施过程
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会计凭证、账簿等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数据收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汇总等整理工作,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数据整理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询问、函证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核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数据核实数据收集、整理与核实方法
问题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性质和后果。问题发现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违反经济责任规定的问题。处理建议根据问题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包括整改措施、责任追究等。同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处理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问题发现、分析及处理流程
报告内容与要求04
说明被审计单位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以及其具体职能和业务范围。单位性质、职能和业务范围介绍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组织架构、人员编制及实际配备情况。组织架构和人员情况概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经济活动范围及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财务及经济管理情况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明确被审计领导干部或领导人员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包括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经济责任界定评价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指标方面的完成情况,如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经济决策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决策及效果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评价
财务管理问题揭示被审计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资金违规使用、账目不清等,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经济决策失误指出被审计单位在经济决策方面存在的失误或不当行为,并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内部控制缺陷揭示被审计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或漏洞,以及这些缺陷可能导致的风险或损失。存在问题揭示及原因分析
针对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如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资金监管等。加强财务管理为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出优化决策机制、加强前期调研等建议。优化经济决策机制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计等改进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强化内部控制改进建议及措施提
报告编制注意事项05
审计人员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避免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利益关系。报告内容应客观、公正,不受外界干扰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