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现代营销学教案.pdf
文件大小:323.24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2.39万字
文档摘要

市场营销学教案

教学基本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要向学生完整介绍市场营销学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使学生牢固树立

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懂

得如何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市场营销活动。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市场营

销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牢固树立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并以此观念为指导去研究和解决市场

营销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

新发展。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

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书目

[1]《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菲利浦·科特勒[美],第十版,人大出版社

[2]《市场营销学》弗朗西斯·布拉星顿,史蒂芬·佩提特[英],第二版,广西师大出版

[3]《市场营销管理》,菲利浦·科特勒[美],亚洲版第二版,人大出版社

[4]其他:

⊕营销精要,威廉.皮诺特,北京大学出版社

⊕战略营销分析,维瑟拉.拉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市场营销管理:教程和案例,约翰.昆奇,北京大学出版社

⊕企业营销战略,卡斯特里.兰根,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市场营销概述

教学重点:

一、市场、市场营销的概念

二、营销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市场与营销

一、市场

市场=需求

市场由买方构成

行业由卖方构成

定义:市场是购买或可能购买某种货物或劳务的所有人或所有组织

对一切既定商品,市场包括三要素:

有某种需要的人

为满足这种需要的购买力

购买意愿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意愿

10万10%50%

现实市场:具备三要素

潜在市场:具备部分要素

意义:潜在市场现实市场

分类按购买者及其目的:

消费者、生产者、中间商、政府、国际市场

按买卖对象:

消费资料、生产资料、资金、劳务市场等

二、市场营销Marketing

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

销:上市、发售、推广

1986年PhilipKotler:

市场营销是致力于通过交换过程满足需要和欲望的人类活动。

交换过程-卖者寻找买者,并识别其需要,设计适当产品,进行产品的促销、储藏、运送

和交易谈判等。基本的营销活动是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信息沟通、分销、定价和服务活动。

开始:寻找买者

结束:服务活动

第二节营销管理的指导思想

1、生产观念(1875-1920)

企业的全部精力用在抓生产上,并且主要是抓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不太重视质量、品

种与推销。

厂商:消费者会接受任何买得到且买得起的产品

适用条件:1)供需

2)成本和售价太高

2、产品观念(同时)

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应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零售商,但忽视品

种创新。

厂商: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并愿意花高价购买。

营销近视症: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技术

盲目乐观与自信,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性能优越,就一定会有市场;对于产业的

理解十分狭隘,将其等同于某一种具体的产品,而不能从更为本质的层面上理解产

品和产业,因此对于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替代品和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浑然不觉;忽视

顾客的需求及其变化,一味执迷于现有产品的改进,忽视产品的创新和企业的变革。

这就是营销近视症。

3、推销观念(1930-1940)

企业的任务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和方式去刺激人们增加购买。(强行推销)

厂商:只有积极的推销和进行大量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