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设备安装施工要点
1设备运输
(1)设备运抵现场后,可根据施工位置、施工进度、场地库房情况等确定卸车地点,利用铲车、汽车吊、塔式起重机等卸车,可直接运至设备所在楼层。
(2)设备在楼层内运输可用卷扬机牵引拖排运输等方法运至基础附近,也可用倒链、撬棍、滚杠等拖运,有条件时可用铲车运送。
(3)设备进场装卸、运输及吊装时,应注意包装箱上的标记,不得翻转倒置、倾斜,不得野蛮装卸。
(4)按包装箱上的标志绑扎牢固,捆绑设备时承力点要高于重心。捆绑位置须根据设备及内部结构选定。支垫位置一般选在底座、加强圈或有内支撑的位置,并尽量扩大支垫面积,消除应力集中,以防局部变形。
(5)不得将钢丝绳、索具直接绑在设备的非承力外壳或加工面上,钢丝绳与设备接触处要用软木条或用胶皮垫等保护,避免划伤设备。
(6)严禁碰撞与敲击设备,以保证设备运输装卸安全。
(7)因吊装及运输需要、需拆卸设备的部件时,按设备部件装配的相反顺序来拆卸,并及时在其非工作面上作上标记,避免以后装配时发生错误。
(8)由于受到层高及高度的限制,当设备无法吊送到位时,要搭设专用平台,先将设备吊送至平台上,再用拖排运至室内,如图4.4.3.2-1所示。吊送和拖运时要注意设备的方向和方位,避免不必要的掉头和翻身,以便于吊装和组装作业。
2设备开箱检查
(1)为保证设备安装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对设备应进行严格的验收,以便能事先发现问题,予以处理。
(2)设备运至基础附近后,按设备技术资料文件及装箱清单拆箱验收,并认真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3)对暂时不能安装的设备和零、部件要放人临时库房,并封闭管口及开口部位,以防掉人杂物等。有些零、部件的表面要涂防锈剂和采取防潮措施。随机的电气仪表元件要
放置在防潮防尘的库房内,安排专人妥善保管。无法放人库房的设备要加以保护、包装或覆盖,以防因建筑施工、恶劣天气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的损坏。
(4)设备检验项目如下:
1)查随机文件,如装箱清单、出厂合格证明书、安装说明书、安装图等。
2)核实设备及附件的名称、规格、数量,并核实设备的方位、规格、各接口位置是否与图纸相符。
3)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不得有破损、变形、锈蚀等缺陷。
4)随机的专用工具是否齐全,设备开箱检验后,做好开箱检验记录,检验中发现的问题,由业主、厂家、施工单位协商解决。
3基础验收复核
(1)土建移交设备基础时,组织施工班组依照土建施工图及时提交的有关技术资料和各种测量记录、安装图和设备实际尺寸对基础进行验收,并作好记录。
(2)具体验收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检查土建提供的中心线、标高点是否准确。
2)对照设备和工艺图检查基础的外形尺寸、标高及相互位置尺寸等。
3)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4)所有遗留的模板和露出混凝土的钢筋等必须清除,并将设备安装场地及地脚螺栓孔内的脏物、积水等全部清除干净。
5)设备基础部分的偏差必须符合要求:
4基础放线及垫铁布置
(1)基础验收合格后进行放线工作,划出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线、地脚螺栓的中心线。对相互有关连或衔接的设备,按其关连或衔接的要求确定共同的基准。
(2)在基础平面上,划出垫铁布置位置,放置时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摆放。垫铁放置的原则是:负荷集中处,靠近地脚螺栓两侧,或是机座的立筋处。相临两垫铁组间距离一般规定为300~500mm,若设备安装图上有要求,应按设备安装图施工。垫铁的布置和摆放要作好记录,并经监理代表签字认可。
(3)整个基础平面要修整麻面,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灌浆的质量。垫铁组位置要铲平,宜用砂轮机打磨,保证水平度不大于2mm/m,接触面积大于75%以上。图纸上有要求的基础,要按其要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