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docx
文件大小:22.19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6.32千字
文档摘要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现场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桥梁、水池、筒仓等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工程施工也可参照执行。

预应力工程施工应由具有专项资质及相应等级的队伍担当。

预应力筋的质量、品种、规格必需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相关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等的规定。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承受,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等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的尺寸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的规定。

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外形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挨次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

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50010的规定;2〕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全都;3〕当预应力筋逐根或逐束张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消灭对构造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应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构造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拉力;

4〕当承受应力掌握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准时进展孔道灌浆,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

孔道灌浆用水泥应承受一般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标准》GB50119等和有关环保的规定。

锚具的封闭保护应实行防止锚具腐蚀和患病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

施工预备

技术预备

施工图纸已到位,相关施工标准齐全。

生疏图纸,按设计要求编制具体的预应力施工方案。

预应力梁底模起拱按设计要求进展,如设计无要求,可按0.5/1000~1.5/1000起拱。

依据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选定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承压板等。

压力表已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液压拉伸机已经过校验并有记录。

主要机具器具经检查合格,工程材料经检验或复试合格。试车检查张拉设备与机具是否正常牢靠,如觉察有特别状况准时修理排解。

预留孔道经检查验收合格。

灌浆用的水泥浆〔或砂浆〕及封锚混凝土的协作比已经试配确定。

依据设计及施工方向施工班组进展技术交底。

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数、钢筋计算伸长值写在牌上,并挂在明显位置,以便操作时观看把握。

材料预备:预应力筋、锚具、连接器、螺旋管、水泥等

施工机具预备:张拉千斤顶、电动高压油泵、夹具、钢丝墩头器、钢绞线挤压机、钢绞线压花机、灌浆机具、试

模等

作业条件

张拉场地平坦、通畅,张拉的两端有安全防护措施。

搭设张拉操作平台或吊架,平台尺寸1.5~2.0m见方。平台应低于锚垫板0.8m左右,锚垫板两侧各有0.8~1.0m的空间。利用构造外脚手架时,特别要求垫板四周不能有立杆和水平杆。

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掌握

预应力筋应有出厂产品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和进场复试试验报告,使用前应进展外观检查,其外表不应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污,开放后应平顺,不得有弯折。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外表应无污物、锈蚀、机械损伤和裂纹。必需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试试验报告。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的内外外表应清洁、无锈蚀,不应有油污、孔洞和不规章的皱褶,咬口不应有开裂或脱扣。必需有出厂产品合格证,进场应作径向刚度、抗渗漏性能复验。

预应力筋下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预应力筋应承受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承受电弧、气割切割;

当钢丝束两端承受墩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应大于钢丝长度的1/5000,且不应大于5mm。当成组张拉长度不大于10m的钢丝时,同组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得大于2mm。

22.3.3孔道灌浆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施工工艺及质量掌握

工艺流程:

一般常规工艺流预应力梁跨度大,预应力筋曲线布置简单时工艺流程

预应力筋下料编束

准确计算预应力筋长度,签发下料单。

下料时应由专人放钢绞线。不要用猛力拉钢绞线,以防形成死弯。

应遵循先下长筋、后下短筋的原则。逐根对钢绞线进行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