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策划方案
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米,,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及降水要由技术负责人编制合理的方案;超过5米,还要组织专家论证,经论证可行后经监理审批方可实施。
施工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了解现场的危险源,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以及在危险来临的应急措施。
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开挖和支护,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继续作业。支护完成后要进行全面验收,符合要求后进行办理验收手续,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通病的预防:
通病:方案滞后,方案单纯的作为了资料,有的现场开挖后再补充资料。
危害:对整体没有把握,防范措施缺少,作业人员安全技能低,对突发性危害抵御力低等
预防:严格先方案,后施工制度。严格管理,严禁随意施工,包括业主指定分包在内,都必须在我方管理之下施工。
通病:坑边堆料较多,距离坑边较近。
危害:对基坑侧壁压力增加,容易造成塌方,容易坠落。
预防:对现场料具统一规划,严格管理,料具堆放距离坑边1米以上。
通病:墙板侧模支撑在基坑侧壁上。
危害:容易造成侧壁土方支护或土层松动,造成塌方。
预防:要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案,采取其它支撑与加固方式,严禁向侧壁边坡支撑。现场要加强控制。
通病:基坑周围防护栏杆缺失:
危害:容易造成人员坠落,或物体坠落打击坑下作业人员
预防:坑边按要求搭设防护栏杆,下设阻水台兼挡脚板。
通病:基坑支护时操作平台不合格,不稳固。
危害:容易造成人员坠落
预防:搭设正规的操作平台,满铺脚手板,设置防护栏杆。
通病:坑壁流水(渗水)塌方
危害:造成塌方
预防:上砌阻水台,附近若有水池、沟等要先进行止水措施再进行开挖。
通病:坑内积水
危害:长期浸泡基础,易造成基础下沉;并容易造成坑底塌方。
预防:方案中要编制排水措施,现场要按方案进行设置排水泵及集水井等,坑上部边侧设置阻水台,防止雨水进入。在建工程放防止冲洗泵管的水、混凝土养护的水进入基坑。
通病:坑壁土质疏松,造成塌方
危害:容易塌方
预防:熟悉勘察报告,熟悉周围土质,采取预防措施,开挖时对重点部位进行监控,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通病:基坑距离围墙太近
危害:造成围墙倾斜甚至倒塌。
预防:先对围墙进行加固,再进行开挖。无支护基坑要及时做好护坡工作。
通病:基坑土质不好,业主为省钱又不做支护
危害:即使基坑不深,但也容易塌方,钱被业主省了,却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隐患。
预防:必须先支护,再施工。必要时请地方政府安检部门干预,不能冒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