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难点突破试卷(附专家点评与解题技巧)
一、案例分析题
要求:根据以下案例,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某市某工业园区拟新建一家电子元件生产企业,该企业计划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00亩,预计年产量1000万件。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丘陵地带,周边有居民区、学校等。项目主要污染物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
1.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2.分析该项目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针对该项目,如何进行公众参与?
4.项目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应履行哪些义务?
5.环评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应提交给哪些部门进行审批?
二、选择题
要求:从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A.调查研究B.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C.环评报告书评审D.环评报告书批复
2.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方法?()
A.因果分析法B.模糊数学法C.层次分析法D.模糊综合评判法
3.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A.项目概况B.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C.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D.环境治理措施与效果分析
4.下列哪项不属于公众参与的途径?()
A.公开征求意见B.举行座谈会C.发放调查问卷D.环评报告书评审
5.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执业范围?()
A.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服务C.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验收D.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后评价
三、简答题
要求: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3.简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
4.简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5.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执业责任。
四、论述题
要求:论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计算题
要求:某化工厂排放废气,已知废气中SO2的排放量为30kg/h,排放高度为15m,大气稳定度等级为B级,风速为2m/s,计算该化工厂SO2的地面最大浓度。
六、问答题
要求:请简要说明环境影响评价中“三同时”制度的内容及其意义。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案例分析题
1.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治理措施与效果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解析思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包括以上内容,考生应熟悉相关法律条款。
2.答案: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保护措施包括: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设置污染物处理设施,对废气、废水进行处理;加强噪声控制,减少噪声污染;建立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实现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置;制定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测。
3.答案:公众参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举行座谈会,邀请周边居民和利益相关方参加;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公开环评报告书,接受公众查阅和提出意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项目的了解。
4.答案:项目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应履行的义务包括:按照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环评报告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依法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接受公众监督;配合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调查和监测;按规定参加环评报告书的评审。
5.答案:环评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应提交给以下部门进行审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项目所在地的自然资源部门;项目所在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项目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二、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思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调查研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评报告书评审和环评报告书批复,选项D不属于工作程序。
2.答案:B
解析思路: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方法包括因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选项B不属于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方法。
3.答案:D
解析思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基本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治理措施与效果分析,选项D不属于基本内容。
4.答案:D
解析思路:公众参与的途径包括公开征求意见、举行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选项D不属于公众参与的途径。
5.答案:C
解析思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服务、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验收,选项C不属于执业范围。
三、简答题
1.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