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长沙雨花区雅礼中学初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雅礼教育集团)(详
解)
一、选择题
1.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国古代就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
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B.谷物酿酒C.烧制瓷器D.使用火药
答案
解析
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B.
闻气体气味
滴加液体
C.D.
检查气密性
倾倒液体
答案
解析
3.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氧气约占总质量的21%
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答案
解析
4.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
解析
5.重视实验细节往往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不
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B.把红磷改为木炭
C.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答案
解析
6.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氧气无色无味
B.氢气用作燃料—氢气具有可燃性
C.液氮用作冷冻麻醉剂—液氮沸点较低,汽化时能吸热降温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光
答案
解析
7.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门科学。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以再分,但原子不能再分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能构成分子
答案
解析
8.“宏微结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植物园里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C.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氧分子,是因为氧分子体积很小
D.食物腐烂变质,是因为食物中的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
解析
9.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氧气B.铁C.二氧化碳D.氯化钠
答案
解析
10.磷灰石陶瓷性质优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这里的“磷”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答案
解析
11.地壳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铝C.铁D.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