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8页共8页
河南省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选择题(共2题;共4分)
〔2分〕以下对文章《送东阳马生序》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季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论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D.处服饰华美的同学之间,虽然艳羡,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2分〕以下加线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不能自已〔停顿〕
.温暖〔晴朗〕
.解到南昌〔押送〕D.查找〔查找〕
二、书写(共1题;共4分)
〔4分〕(2025·粤西模拟)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xiè 便往往触他之怒。
罗布泊gānhé 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shēngdǐngfèi 。
我的心想要像初试歌喉的云雀tōngxiāodádàn 地啼唱。
三、默写(共1题;共8分)
〔8分〕(2025七下·无锡月考)依据课文默写。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流响出疏桐。〔 《蝉》〕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荷叶罗裙一色裁, 。〔王昌龄《采莲曲》〕
,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更造崩山之音。〔《列子》一则〕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
四、名著导读(共1题;共5分)
〔5分〕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请举出访祥子“变成
了走兽”但“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的一个具体事例。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4分)
〔4分〕(2025八下·余月考)阅读以下古诗,完成以下小题。浣溪沙
[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①声里绣旗红,澹②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释】①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②澹(dàn):舒适平稳的样子。
以下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宽广之景,下阕写由观塞而引起的悲愤感慨。
.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洪亮、红旗刺眼的景象。
.“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说明白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念。D.词的下阕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以下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季节鲜亮,颜色明媚。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阕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D.这首词气概雄健,意蕴深厚,表达了豪放之词风。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6分)
〔16分〕(2025八下·重庆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解释以下划线的词语。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③便要还家
④缺乏为外人道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快,是古代抱负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表达。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
千年”的时间易逝的感慨。
C.桃源人期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状况告知给外界,目的是期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搅,连续享受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