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
课标链接:
1.学习主题: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国情教育。
2.内容要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2)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
3.教学提示: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议题,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感悟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和实现生命价值的意义。
第1框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
1.懂得人生的价值是通过劳动才能得以实现的。
2.培养勤于劳动创造的人生态度与行为,热爱劳动。
3.激发追求美好梦想,为实现有价值的人生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
教学难点
劳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95“生活观察”,思考:
图中人物的劳动为社会带来什么?
提示: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耕种粮食,满足着整个社会的温饱;工人在生产一线奋力工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充足的生活必需品;科研工作者通过做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和探索新的领域,为社会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交通警察执勤使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维护社会安宁、保障人民安全。
教师过渡:生命独特、珍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内涵。我们到底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来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呢?我们又如何创造人生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新课讲授
1.欣赏儿歌,思考: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劳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提示:劳动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各种各样的愿望。
教师小结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2.阅读教材P96“探究与分享”,思考:
(1)在李培生、胡晓春的事迹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提示:20多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相当于200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胡晓春每年有300多天住在山上,10多年来写下80多本、累计超过14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
(2)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提示: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在为社会服务和奉献中创造了人生价值。
教师小结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一般来说,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贡献越大,他的价值就越大。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积极评价。
3.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每个人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
上述材料体现了劳动的哪些价值?
提示:对个人而言,劳动能够帮助人实现愿望,创造美好生活;对社会而言,劳动促进社会进步;对国家而言,国家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劳动。
教师小结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
课堂总结
劳动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我们可以创造自我,提升能力,实现成就。同时,劳动也是对社会的贡献,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方式。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学会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吧。
板书设计
在劳动中
创造人生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