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上册 11.1 探问人生目标 教案.docx
文件大小:15.29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2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

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

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

课标链接:

1.学习主题: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2.内容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3.教学提示:通过生涯规划,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努力为国家与社会作贡献。

第1框探问人生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与动物生命活动方式的不同,明确正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培养树立人生目标的意识。

2.能够对人生目标进行划分,分阶段实现近期目标,逐步实现长远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84“生活观察”,思考:

结合材料,谈谈人类建造房屋和蜜蜂筑巢的区别说明了什么。

提示:人类建造房屋是有目的、有规划的,蜜蜂筑巢缺乏目的和规划,是无意识的活动。

教师过渡:蜘蛛织网、蜜蜂筑巢,都是很精细的活动,但是这些不是实践,它们的活动不能跟人类活动相提并论。人类的活动,是带着能动性的、是有目的的活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问人生目标》。

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P85“阅读感悟”,思考:

李大钊的这段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提示:李大钊的话启示我们要有人生目标,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教师小结人生目标体现着人在社会实践中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正确的人生目标会带来稳定而持久的内在激励,让我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定前行,少走弯路,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在英格兰巨石镇,一根14米高的石柱顶端,架着一块40吨重的巨石。考古学家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当时人们采取的是土屯法,即在石柱的一侧垒土,使“地面”高至马石柱顶部齐平,并与地面形成一个斜坡,人们便是沿着这个斜坡,用滚轮和撬棍把巨石推到石柱的顶端。古人用“土屯法”将巨石推到石柱上的做法,对我们实现人生的目标也不无启示。①对于高远的人生目标,当我们无法直接实现时,不妨也给目标一个“斜坡”,给目标一个缓冲的坡度、缓冲的时间、缓冲的距离。②在这个缓冲的过程中,不断在脚下“垒土”,打牢我们事业的基础,垫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直至抵达我们目标的高度。

阅读划线句子①②,你从中感悟到了哪些道理?

提示:①要善于将人生目标进行划分,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②小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大目标。

教师小结人生目标可以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只有分阶段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才能实现长远目标。所有近期目标都是围绕长远目标展开的。实现每一个近期目标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鼓舞我们继续奋发向上,朝着实现长远目标迈进。

课堂总结

人生若没有目标,生命将会枯竭。目标是人生的方向,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只有确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善于将目

标分解,一步步向着长远目标冲刺,才能拥抱到成功和幸福。

板书设计

探问

人生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