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t/8/119464/_blank
\o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18张PPT)\t/8/119464/_blank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能够概述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评判历史事件性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陈胜、吴广起义。
本课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法指导
知识要素学习法: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要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起因、经过、结果)。?
比较分析法:比较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可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加以分析、化解。
史图结合学习法:利用《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用彩笔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标出巨鹿和陈的位置。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历史短剧的表演再现历史,创设情境,营造历史氛围,让学生感知历史、思考历史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探讨、解决历史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其自学能力。
教具准备
1、《秦始皇陵兵马俑》图、《大泽乡起义》图、《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刘邦、项羽头像等
2、计算机、投影仪
3、有关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能够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走进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
(板书)课题秦末农民大起义
新课学习:
秦的暴政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2页,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梦回秦朝”,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秦朝看看,看看秦朝统治末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将给出四则材料,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此时的秦朝你会看到什么景象?(出示材料)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四: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将秦始皇后宫无子的妃子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继续大兴土木,以致徭役,赋税越来越重。
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答略)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秦的统治?生:残暴。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总结一下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刑法苛严4、秦二世的统治更残暴
徭役繁重[点击板书]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赋税沉重
刑法苛严
刑法苛严
秦二世的统治更残暴
秦二世的统治更残暴
师:在秦的统治下,有何感想?如果你是一个秦朝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生:生不如死。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起义吧!
教师最后总结: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为秦的暴政,使强大的秦朝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就湮没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场农民起义的发生吧。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农民起义,教给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学习农民起义要掌握五要素、三部曲(大屏幕打出)
陈胜、吴广起义
(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多媒体出示《大泽乡起义》图
陈胜:吴广,你看这大雨一直下个不停,路也被冲坏了,看来我们不能按期到达渔阳了(叹气)!
吴广:(焦虑地)是呀,我们不能按时到达渔阳,是要被处死的呀,这可怎么办呀。
陈胜:(神情坚毅地、语气果断地)我们延期到了渔阳也是死,反了也是死,不如我们反了吧。
吴广:(有点犹豫地)光我们两个肯定不行,乡亲们能听我们的吗?要不我们去问问乡亲们?
陈胜:好!
陈胜:乡亲们,因为大雨一直下个不停,我们已经不能按时到达渔阳了,按照秦朝法律,延期是要被处死的。秦朝对我们百姓的统治也太残暴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