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苏幕遮考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7.12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2.75千字
文档摘要

苏幕遮考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苏幕遮》的作者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人?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2.“碧云天,黄叶地”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中“寒烟翠”的“翠”字体现了寒烟的什么特点?

A.寒冷B.翠绿C.朦胧D.淡薄

4.“山映斜阳天接水”一句中,描写的景物不包括以下哪个?

A.山B.斜阳C.水D.月

5.“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

6.“黯乡魂,追旅思”中“追”字的意思是?

A.追随B.追赶C.纠缠D.追忆

7.下列哪句诗与“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意境相近?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思乡之情B.爱国之情C.壮志未酬D.友情

9.《苏幕遮》词牌名又被称作以下哪个?

A.永遇乐B.水调歌头C.云雾敛D.清平乐

10.范仲淹的谥号是?

A.文忠B.文正C.武穆D.忠武

答案:1.B2.C3.C4.D5.B6.C7.B8.A9.C10.B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苏幕遮》中描绘的景物?

A.碧云B.黄叶C.寒烟D.斜阳

2.以下哪些是范仲淹的作品?

A.《岳阳楼记》B.《渔家傲·秋思》C.《醉翁亭记》D.《浣溪沙》

3.“黯乡魂,追旅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思念家乡B.羁旅愁思C.壮志难酬D.伤春悲秋

4.下列对《苏幕遮》中“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理解正确的是?

A.每晚只有在好梦中才能暂时忘却乡愁

B.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苦难以排遣

C.表达了作者渴望好梦的心情

D.暗示了作者现实中的孤独寂寞

5.《苏幕遮》在描写景物方面的特点有?

A.色彩丰富B.动静结合C.远近结合D.虚实结合

6.下列诗句中,与《苏幕遮》中思乡之情表达相似的有?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以下关于《苏幕遮》词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双调B.有不同的格律C.上下阕字数相同D.源自西域

8.范仲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体现在?

A.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B.开创豪放词派

C.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D.诗词散文俱佳

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句词的妙处在于?

A.将抽象的愁思具象化

B.运用夸张手法

C.体现借酒消愁愁更愁

D.自然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10.以下哪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苏幕遮》的情感基调?

A.沉郁B.哀怨C.豪迈D.惆怅

答案:1.ABCD2.AB3.AB4.ABCD5.ABC6.ABD7.ABD8.ACD9.ACD10.AB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苏幕遮》是一首小令。()

2.“碧云天,黄叶地”是从近景描写开始的。()

3.范仲淹的《苏幕遮》主要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向往。()

4.“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描绘了秋季水波荡漾,寒烟笼罩的朦胧景色。()

5.“山映斜阳天接水”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6.“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中芳草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7.“黯乡魂,追旅思”中“旅思”指的是旅途的思考。()

8.《苏幕遮》上下阕的韵脚是相同的。()

9.范仲淹写《苏幕遮》时是在被贬谪期间。()

10.“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直接抒情。()

答案:1.√2.×3.×4.√5.√6.√7.×8.×9.×10.√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要概括《苏幕遮》上阕描绘的画面。

答案:上阕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壮阔画面。碧空白云,黄叶满地,秋色连着水波,寒烟笼罩着翠色的水面。远处,斜阳映照山峦,水天相接。展现出秋天开阔又带有萧瑟之感的景象。

2.分析“黯乡魂,追旅思”在词中的作用。

答案:这两句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对秋景的描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