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32.8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3.57千字
文档摘要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备课模板

课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课时

1

所在教材与单元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掌握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学习通过言行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积累赫然、锲而不舍等重点词语,理解钻探、何妨一下楼等特殊表达

梳理文章双线结构,分析闻一多先生学者与革命家双重身份的表现

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言行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把握文章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

理解闻一多先生学者与革命家的双重形象

(二)教学难点

理解闻一多先生转变的思想根源

品味文中含蓄凝练的语言风格

实现文本内容与当代价值观的衔接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新课教学

一、引言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是著名诗人臧克家。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位杰出学者和民主斗士的光辉形象。下面,一起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伟大精神。

二、背景介绍

在正式进入文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和闻一多先生的生平。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他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多所著名大学,致力于文学、史学和美学的研究与教学。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积极参与爱国民主运动,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篇文章是臧克家在闻一多先生被害后,怀着悲愤的心情写成的,旨在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展现他作为学者和民主斗士的崇高精神。

三、正文解读

(一)第一部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

开头段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概括了闻一多先生的行事风格。他不喜欢空谈,而是更注重实际行动。这种风格贯穿了他的一生,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民主斗争中,他都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信仰。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文章接着提到,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种行事风格,那就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进一步体现了他的谦逊和低调。他并不追求名利和荣誉,而是默默地付出和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

对学术的执着追求

“闻先生在研究学术,写作上是‘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段话详细描述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执着追求。他并不盲目跟从别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而是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方向。他注重实践和创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来推动学术的发展。

十年艰辛,一部《唐诗杂论》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这一段详细描述了闻一多先生在研究《唐诗杂论》时的艰辛历程。他怀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致力于寻找拯救民族文化的药方。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废寝忘食,日夜不息。他的努力和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他成功地写出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

“何妨一下楼”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这一段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专注和执着。他几乎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他的书房里灯火通明,四壁被灯光漂白,而他则默默地坐在书桌前,一笔一划地写着小楷。这种精神力量令人肃然起敬。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闻一多先生在研究期间几乎不下楼,有人半开玩笑地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何妨一下楼主任”。这既体现了他的专注和执着,也反映出他在研究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成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出了光辉的榜样。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学生听着;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这一段总结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卓越成就。他不仅写出了《唐诗杂论》这部杰作,还陆续出版了《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学术著作。这些成果不仅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同时,这一段还巧妙地过渡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民主斗士的一面。

(二)第二部分:作为民主斗士的闻一多

从学术研究到民主斗争的转变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学生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