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单元第3课《超越空间》教学设计-冀美版2025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160.5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6.44千字
文档摘要

第2单元第3课《超越空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

一、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选自新教材冀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探索绘画中的空间》

中的第3课《超越空间》。教材在此单元中,旨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绘画空间的多样性

表达。前两课已为学生铺垫了基础的空间表现知识,如通过透视原理构建二维画面中的三维

空间等。而《超越空间》一课,则是在前述基础上的一次思维拓展与创新引导。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古今中外众多艺术家突破传统空间概念的作品。通过欣赏这

些作品,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超越现实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教材中展示了埃舍尔的

作品,其独特的空间错觉构建,将不可能的空间结构以极具逻辑性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思

考空间的多元可能性。还有中国传统绘画中以散点透视营造出的独特空间意境,打破了西方

焦点透视的局限,展现出中国文化对空间的独特理解。教材还安排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

用所学,尝试创作超越常规空间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对这些内容

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更能拓展自身的艺术视野,激发对艺术

创新的追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阐述绘画中超越空间的多种表现手法,如空间错位、变形、重叠、

梦境与幻想空间营造等,并能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熟练掌握至少两种超越空间的创作方法,如运用夸张的比例关系、改变物体的正常位置

关系等,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意和表现力的绘画作品,表达独特的空间感受和想法。

学会运用美术术语,从空间表现、创意构思、情感传达等角度,对超越空间的绘画作品

进行赏析和评价,能够撰写简短而有针对性的作品赏析报告。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大量超越空间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艺术细节的捕捉

能力,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创作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对超越空

间艺术表现的见解和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

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在实践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探索不同的材料和表现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

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超越空间绘画艺术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

神,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对多元艺术风格的理解和包容。

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超越空间作品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突破常规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

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超越空间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尊重文化差异,增强学生的文

化认同感和国际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

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用于播放教学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

资料。

制作详细、精美的教学课件,内容涵盖超越空间绘画作品赏析、创作方法讲解、学生优

秀作品展示等,配以丰富生动的图片、直观的动画演示和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

收集大量高清的超越空间绘画作品图片、视频,如埃舍尔的《瀑布》《相对性》、达利的

《记忆的永恒》、夏加尔的《生日》等西方现代派作品,以及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独特空间

意境的作品,如郭熙的《早春图》等。同时准备相关艺术家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介绍视频。

绘画工具,如素描纸、水彩纸、铅笔、水彩颜料、彩铅、油画棒、不同型号的画笔、橡

皮擦、调色盘等,用于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创作。

设计并打印相关学习资料,如超越空间绘画作品分析表格、创作构思草图模板、作品评

价量表等,方便学生在课堂上使用。

(二)学生

提前预习教材中关于“超越空间”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对超越空间的绘画表现形

式有初步的认识,记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想法。

准备好绘画工具和笔记本,用于课堂记录和实践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生活中具有超越空间感的实例,如建筑设计、广告创意、影视特效

等方面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充满奇幻空间感的电影片段,如《盗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