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英语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StarterUnit2KeepTidy!
Lesson3SectionB1a-2b,*Project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介词in、on、under描述物品所在的位置,并正确使用一般疑问句确认物体位置并做简略回答。
2.能够正确写出描述物品颜色的句子。
3.能够使用本单元中所学目标语言主动参与并完成游戏,在此过程中锻炼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
该板块的阅读语篇以“物品应放的位置”为主题,呈现了两组对话和配套的图片。这两组对话的场景是在双胞胎姐妹Emma和Ella的家里。第一组对话发生在Ella的卧室,Ella因找不到自己的帽子向妈妈求助。从图片可以看出,Ella屋内的物品略显杂乱,这显示出她日常不善收纳。妈妈提醒的话“Youneedtokeepyourroomtidy.”呼应了本单元的标题,也点出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意义:希望学生养成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保持整洁有序的环境。第二组对话发生在客厅,爸爸向Emma询问自己的眼镜在哪儿。爸爸戴着眼镜找眼镜的幽默处境为语篇增添了趣味。这两组对话包含了关于物品名称、颜色和位置的词汇和表达。在描述物品位置时,对话复现了小学阶段经常使用的三个介词:in、under、on。这两段对话语篇在复习问答颜色的语言基础上,还进行了拓展。
在写作板块,呈现了描述物品颜色和方位的句型,学生通过仿写句子,使用目标语言描述自己房间的物品。
项目活动是一个猜测教室内物品的游戏。该活动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让所有学生在纸上写出教室内某一物品的名称,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本单元主题词汇的掌握情况。第二步让学生运用本单元询问物品颜色和位置的关键表达,向同学提问,缩小目标物品的猜测范围。第三步,所有学生在问完四个问题后,直接使用“Isit…/Arethey…?”来猜测物品名称,巩固了名词单复数和be动词的搭配。这种游戏的形式具有信息差和竞争性,并且非常自然地融合了主题词汇和关键表达,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时间
学生学习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5分钟
1.学生观察课本1a中卧室的图片,判断图片所显示的地点。
2.观察图片,借助教师提供的高亮图片和引导,说出图片所展示的物品名称:abed、adesk、achair、shoes、abox。
观察图片,感知与判断房间是否整洁。继续观察图片,在图中圈出1a句子中的三件物品:aschoolbag、somebooks、apairofsocks。
3.根据图片提示,描述这三件物品的位置,学习介词in、on、under、然后使用这三个介词描述1a中其他物品的位置。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直观感受卧室场景与其中物品的摆放。
2.依托主题图,激活学生已知,帮助学生回顾和复习常见物品名称,掌握名词单复数的结构和表意功能,并掌握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3.通过观察和单句问答操练,帮助学生掌握询问和回答物品方位的相关句式结构,学习询问物品位置及回答。
10分钟
4.观察1b对话中的两幅图片,圈出图中物品:anewcap,glasses。根据所观察的图片推测图中人物所在的地点和人物关系。
4.借助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培养读前标注的好习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读前预测的能力。
10分钟
5.学生阅读两个对话语篇,以表格的形式梳理细节信息,如:对话中谁找不到物品?什么物品?物品在哪?物品的颜色是什么?
6.学生再读文章。然后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WhydoEllaandDadlookfortheirownthings?”“HowdoMumandEmmahelp?”“WhatadvicedoesMumgivetoElla?”“HowareEllaandDadbeingpolite?”。在此过程中关注语言的表达及其他重要信息,如标记了颜色的句子,学习提供帮助、提出建议、表示歉意、表达感谢的相关表达。
7.学生朗读对话。
5.通过寻读任务,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细节信息。
6.让学生再读文本,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感知这些信息的功能,如提供帮助、提出建议、表示歉意、表达感谢。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语言表达,让学生关注本单元关于物品名称、询问和描述物品颜色和方位的关键表达,为读后活动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架。
7.通过朗读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对话中的词汇和句型,为后面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15分钟
8.学生再次观察1b中的两幅图片,区分名词的单复数,借助阅读文本提供的问答句式,开展小组活动,以对话的形式询问及回答图中物品的颜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