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教案(2025秋).doc
文件大小:50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8.6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

Unit3MySchool

Lesson1OpeningPage,SectionA1a-1d,Pronunciation

【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学校平面图,说出学校不同场所的英文名称。

2.能够在听力语境中理解“Where’s…?”“Isthere…?”“Arethere…?”等句型以及

behind、acrossfrom、between等方位介词及方位介词短语的意义和运用。

3.能够通过看、听、说等活动,识别学校各个场所的地理位置,并用英语准确表达。

4.能够掌握提供帮助、寻求帮助、表达感谢等常用交际用语。

5.能够准确辨识两对音素/?:/、/?/和/u:/、/?/发音异同,识别并准确朗读多音节单词的重音。

【教学内容】

本单元开篇页呈现了一幅中国中学校园的场景图:教学楼和宽敞漂亮的操场。这幅图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学校生活场景。开篇页通过这幅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引起学生的共鸣,大问题“Whatdoyoulikeaboutyourschool?”旨在激发学生发现自己学校的可爱之处,热爱自己的学校。

本课时的重点是呈现和练习校园内不同场所的名称以及方位介词,围绕三个听力对话展开。听力文本通过三个对话展现了新生在新学校寻找不同场所的情景,这些情景与七年级新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相关。对话中出现了classroom(building)、sportsfield、teachers’building、schoolhall、studentcentre、library、gym等学校场所。对话中呈现了询问方位、描述位置的表达法,其中“Where’s…?”“Isthere…?”以及方位介词和方位介词短语behind、acrossfrom、between都是本单元的目标语言项目。同时,听力对话还体现了真实的交际特征,呈现了提供帮助、寻求帮助、表达感谢等常用交际用语。

在发音规则方面,本单元首先学习两组元音/??/、/?/和/u?/、/?/。这四个音都是圆唇音,发音时嘴唇向前突出成圆形。除了长短音不同,每组两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其次引导学生关注多音节词的两种常见重音形式:第一种是第一个音节重读,其他音节轻读;第二种是第二个音节重读,其他音节轻读。

【教学过程】

1.创设学生参观学校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通过回答“Whatisthisplaceinthephoto?Whatarethepeopledoingonthesportsfield?”两个问题,简单谈论中国中学校园场所和校内活动。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完整的学校平面图,依次学习学校各个场所的英文名称。

3.在老师带读下,学生操练新学的词汇,同时拍手感受多音节词的两种常见重音形式。

4.学生学习本课重点句型“Whereis…?”和方位介词及方位介词短语infrontof、behind、nextto、between、acrossfrom。学生在问路的情境中运用核心词汇和重点句型回答。

5.学生在游戏“WhereamI?”中操练,开展接龙活动,正确使用句式“Whereis…?”“It’s+方位介词…”,互相询问和回答平面图中学校的各个场所。4.通过聚焦平面图中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运用“Whereis…?”和方位介词来描述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设置问路这一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运用语言,为后面的听力场景做铺垫。

6.播放听力录音,学生将听力对话中出现的地点排序,并根据对话内容推测对话中人物的身份与关系。

7.再次播放听力录音,学生将听到的地点与位置进行匹配,并通过完整的句子进行口头核对操练。

8.播放第一个对话的录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关注对话中的交际用语。教师示范,带领学生完成填空;播放第二、第三个对话的录音,学生独立完成填空;最后完成分类表格。

9.播放第一个对话录音,学生模仿、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英语句子的升降调,再次巩固多音节的重音规律。

10.基于所学词汇和句型,借助1d所提供的语言支架,学生开展两人对话活动,创编具有交际功能的问路场景的对话来介绍学校的不同场所,并进行小组汇报展示。

11.基于评价量表,学生对各组汇报展示进行恰当的评价与反馈。

【作业】

绘制你心仪的学校的平面图,运用所学词汇给平面图贴上英文标签,运用therebe句型和方位介词写场所介绍。通过绘制心仪学校的平面图,将主题词汇和目标句式迁移到新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实现教材与现实生活的链接。同时通过综合性语言输出活动,评价反馈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

Lesson2SectionA2a-2f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掌握教室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