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Unit2We’reFamily!
Lesson1OpeningPage,SectionA1a-1d,Pronunciation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家庭成员英文称谓词汇并通过这些词汇识别单词音节和重音。
2.能够根据关键词听辨语境和人物关系并记录重要信息。
3.能够在家庭成员介绍的句子中识别和拼读含有/??/、/?/、/?/和/ɑ?/音素的单词,并能将这些单词根据它们所包含的音素进行分类。
4.能够借助全家福照片相互介绍或询问家人关系,并传递情感信息。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开篇主题图是一幅中国家庭在户外拍摄的全家福照片,呈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三代家庭。全家人站在草地上,每个人的姿态和表情都展现出家庭的和谐与美好,照片传递的情感信息与本单元的主题契合。这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这也体现了中国二胎政策放开后中国家庭结构发生的变化。
活动1a至1d围绕两段听力对话展开,主要学习的语言功能是介绍他人。第一段对话发生在户外,Yaming向同学Emma介绍自己的家人,并把Emma介绍给自己的家人,最后双方互相问候。这段对话包含一些语音部分的单词,可以通过整合让学生拼读含有/??/、/?/和/?/、/ɑ?/的词。第二段对话发生在Peter的家里,主要由TengFei发问,Peter回答。这两个对话采用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谈论家人的场景,语言的使用与话题和情境自然匹配,为学生学习本单元提供了真实的语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言表达。通过模仿朗读对话中的双音节词,学生可以识别单词音节和重音。
【教学过程】
1.学生看主题图,回答与照片类别相关的问题。
2.学生回答更多关于主题图的问题,如他们的关系是什么,你认为这个家庭怎么样等,然后延伸到问学生自己的家庭,如你们家有哪些人等。
3.学生谈论家庭成员的称谓并通过朗读初步感知单词的音节和重音。
4.学生匹配家庭成员称谓与英文释义。
5.学生思考中英文家庭成员称谓的区别。
6.学生思考和总结名词所有格的用法和形式。
7.学生看图并猜测图中人物讨论的话题和他们所在的场所。
8.学生听两段对话并给图片排序。
9.学生再听对话并在照片中标注称谓。
10.学生运用所做笔记填写人物关系。
11.学生圈出Yaming介绍家人的句子。
12.学生读对话中含有/?/、/?/、/ɑ?/的词并把提供的单词根据读音进行分类。
13.学生思考TengFei是否了解Peter的家庭,并在录音稿中找到依据。
14.学生重点朗读对话中标红的单词,进一步体会单词的音节和重音。
15.学生比较两幅图的异同,如家庭成员构成,家庭规模,说话者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等。
16.学生思考Peter的家庭是否幸福并给出理由。
17.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是否幸福。
18.学生角色扮演Peter,向TengFei介绍家人。
19.学生看同学的全家福,询问同学的家庭成员。
【作业】
学生画家庭合照,给即将来访寄宿的外国同学Emma写信,从家庭人数、人员构成、家庭关系、个性特点和是否幸福等方面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通过创设新的交际场景和交际任务,让学生运用主题词汇和目标句型介绍家人,实现学习成果的迁移创新,同时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感悟亲情,为家庭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Lesson2Pronunciation,SectionA2a-2e
【教学目标】
1.能够基本区分单词后缀“-s/-es”的发音。
2.能够询问及描述物品的所属关系。
3.能够根据对话内容梳理关键信息。
【教学内容】
本课由语音部分的活动2和SectionA2a–2e部分组成。语音活动2关注单词后缀“-s/-es”的发音,包括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后缀,以及名词所有格的后缀。这些都是2a对话和GrammarFocus里包含的语言现象。活动2a的对话情境是SectionA1b和1c第二个听力对话的延续。继TengFei到同学Peter家做客后,Peter应邀到TengFei家做客。TengFei家客厅里摆放的一些物品引起了Peter的兴趣,两人很自然地谈起这些物品属于哪位家庭成员,以及他们的喜好。活动2a的对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阅读和描述全家福照片提供了细节支撑,同时隐含了交际策略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对话中呈现了询问物品所属关系的特殊疑问句“Whose…arethey/those?”,自然融入名词所有格,还呈现了实义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的用法,以及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形式的变化。
【教学过程】
1.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朗读句子。
2.学生读并辨别后缀“-s/-es”发音的不同并标注它们的具体发音。
3.学生归纳“-s/-es”发音的规则。
4.学生将活动2中的词根据发音的不同进行分类,并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