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
Unit6Adayinthelife
Lesson1OpeningPage,SectionA1a-1d,Pronunciation
【教学目标】
1.能使用直接表达法和间接表达法表示时间,使用whattime和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时间,运用动词短语和时间表达法描述自己早晨的时间安排。
2.能获取听力对话中关于日常活动和时间的细节信息。
3.能意识到上学日早起和充分利用时间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
开篇页的主题图展示的是清晨一群学生迎着朝阳,面带微笑,边与同学们打招呼,边走进校园的场景。LookandShare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自己熟悉的场景,第二、第三问问及学生自身的情况,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主题学习。开篇页还呈现了本单元的大问题:“Howcanyoumakegooduseofyourtime?”,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意义,探究本单元的主题意义。
听力文本包含两个对话,发生在不同场景。第一个对话发生在Peter家里,早晨Peter妈妈叫他起床,Peter因忘记自己要做值日而差点睡过头。在这个对话中,因时间紧迫,双方使用的句式都短小精炼,特别是Peter妈妈的语言,多用祈使句,如“Getup!”“Quickly!”“Takeittoschool.”“Besafe.”等,符合当时的情景,营造出紧张的气氛。而Peter之所以会忘记做值日,也是学生可以探究的文化点:在中国习以为常的学校活动,在外国是否存在或是以其他形式开展。接下来的第二个对话发生在校园里,Peter来到学校做值日,遇到了同样早到的同学HanLin,两人互相询问早到的原因。这两个对话包含了一系列的动词短语,如getup、getdressed、brushmyteeth、dosomereading、havebreakfast、takeashower等,生动展现了Peter这天早晨的遭遇。这两个对话都包含了对时间的描述,如aquarterpastsix、onlyseveno’clock、halfpastsix等。学生通过梳理这些时间点,可以整理出Peter平常早晨的时间安排。在第二个对话中,Peter发现HanLin洗澡沐浴的时间和自己的习惯不同,学生可以对此进行探究,了解不同地方人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原因。教材通过呈现Peter因未事先做好计划导致差点耽误值日,以及HanLin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把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两种情况,启发学生进行对比,探究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1.学生看活动1a的主题图,根据图片中学生、书包和建筑特征等信息,推断主题图描述的是学生进入学校大门上学的场景。
2.学生根据图片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上学日从早到晚活动短语。关注lunch的发音,学习/t?/的发音技巧。
3.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朗读日常活动中的生词,朗读两遍,一遍升调,一遍降调。学习/s/、/?/、/θ/的发音技巧。
[设计意图]
1.通过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回忆熟悉的上学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2.依托图片和教师提问,复习以前学过的日常活动短语,学习新词汇和短语。
3.通过朗读学习新词读音和意义,强化记忆,为后面的口语输出做铺垫。
4.学生完成活动1a:在时间表达旁填写对应的时钟字母。核对答案时参照范例“It’s...”来回答教师的提问。
5.学生根据活动1a和教师创设的访谈情境归纳英语时间的直接表达法和间接表达法。运用Whattime和When引导的目标句式操练对话。
[设计意图]
4.通过1a活动初步感知时间的多样化表达,为下一个环节归纳时间表达法做铺垫。用完整句子回答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表达和思维能力。
5.教师创设校园记者采访日常作息的情境,帮助学生梳理时间表达的不同方式。通过问答操练引导学生关注询问时间的句式。
16.学生在教师创设情境下听活动1b对话,勾选Peter早晨进行的活动。核对答案时参照老师给的范例用句子回答,注意动词三单形式。
7.学生听活动1c对话,将Peter和HanLin名字与他们很早就到校的原因连线。听前在教师指导下预测答案;核对答案时参照老师给的范例用句子回答。
8.学生再听一遍活动1b和1c对话,补全活动1d五个句子横线处的内容。听前在教师指导下推测出横线处需填写时间信息。听完后和同伴交流答案。
[设计意图]
6.教师创设报社编辑寻找高效时间管理的学生情境,激发学生对听力练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捕捉听力练习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强化对日常活动短语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动词三单形式的运用。
7.除了训练学生获取听力练习中关键信息的技能,还能引导学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