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写作语言要简明》(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docx
文件大小:28.5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2.51千字
文档摘要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备课模板

课题

语言要简明

课时

1

所在教材与单元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重点培养学生删减冗余、提炼核心的语言能力。通过替换词语合并句子等微练习,引导学生识别并删除的地得冗余、重复修饰语。难点在于把握简洁与表意完整的平衡,可设计病历诊断活动,对比修改前后的文本差异,体会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

需建立信息筛选-逻辑重组-精准输出的思维链条。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训练学生抓住主要矛盾的概括能力。重点突破过度铺垫问题,可设置100字新闻导语写作任务,在限定字数中强化思维聚焦。

【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学生发现简明语言的审美特质:如鲁迅其实地上本没有路的哲理性简洁,汪曾祺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的比喻式简练。通过对比阅读《世说新语》与网络口水文,体会文言简笔与现代白话的不同美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

链接传统文化中的尚简美学:从《周易》修辞立其诚到刘勰文约而义丰的文论传统。重点解析留白艺术,如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并置,培养学生以少胜多的写作智慧。难点在于将工具性训练升华为文化认同,可结合书法飞白、国画计白当黑开展跨学科学习。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突破建议:开发简明度检测仪趣味工具,通过量化指标直观呈现语言冗余度;创设新闻发布会微博写作等真实语境,在应用中强化简明意识;开展古今简笔对照主题探究,建立文化传承的认知桥梁。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新课教学

一、课程导入:语言的力量

开场白: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话题——语言的简明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表达,语言都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而语言的简明性,则是衡量我们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什么是语言的简明性呢?它又有哪些重要性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背景介绍:

语言简明,是指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言简意赅、清晰明了。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更要学会如何精简语言,使表达更加准确、高效。今天,我们就将通过课本中的例子,来深入理解语言简明的内涵和技巧。

二、理论讲解:语言简明的内涵与技巧

一、语言简明的内涵

概念解析:

语言简明,就是要求我们在表达时,避免冗余和重复,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最准确的信息。它要求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更要注重语言的精炼性。

重要性阐述:

提高阅读效率:简明的语言能够让读者更快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阅读效率。

增强表达效果:精炼的语言往往更具力量,能够更直接地触动读者的心灵。

培养严谨思维:追求语言的简明,有助于我们养成严谨、高效的思维习惯。

二、语言简明的技巧

技巧一:删除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是指那些对表达主题没有实质性贡献的内容,如不必要的修饰语、重复的描述等。在写作时,我们要善于识别并删除这些冗余信息,使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示例分析:

(展示课本中的相关例句,如:“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善良的人。”可以简化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技巧二:避免重复表达

重复表达是指用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句式多次描述同一事物或概念。在写作时,我们要避免这种重复表达,以免让读者感到啰嗦和乏味。

示例分析:

(展示课本中的相关例句,如:“这个苹果很大很大,大得惊人。”可以简化为:“这个苹果很大,惊人地大。”)

技巧三:选用精准词汇

精准词汇是指那些能够准确表达我们意图的词语。在写作时,我们要善于选用这些精准词汇,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词语,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示例分析:

(展示课本中的相关例句,如:“他感到很高兴。”可以根据具体情境选用更精准的词汇,如:“他感到欣喜若狂。”)

技巧四:运用简洁句式

简洁句式是指那些结构简单、表达直接的句子。在写作时,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简洁句式,避免使用复杂、冗长的句子,以提高表达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示例分析:

(展示课本中的相关例句,如:“他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勤奋努力、乐于助人的人。”可以简化为:“他热爱学习,勤奋努力,乐于助人。”)

三、实践演练:语言简明的应用

一、案例分析:课本中的简明语言

案例一:

(展示课本中的一篇短文,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简明语言特点,如用词精准、句式简洁等。)

案例二:

(展示课本中的一篇作文,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冗余信息和重复表达,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写作练习:简明语言的运用

练习一:改写句子

(给出一些冗长或重复的句子,要求学生将其改写为简明的句子。)

示例:

原句:“这个书包的颜色是蓝色的,而且它的款式也很新颖。”

改写:“这个书包蓝色新颖。”

(注意: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