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从《韩非子》看战国时期反义形容词的语言特色与文化内涵.docx
文件大小:43.07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4.35万字
文档摘要

从《韩非子》看战国时期反义形容词的语言特色与文化内涵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韩非子》作为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古代哲学和文学领域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韩非,这位战国末期的杰出思想家,出身韩国贵族,虽口吃却善著书立说。他目睹韩国在列强纷争中日益衰弱,深感痛心,遂将毕生的思考与见解融入《韩非子》之中。这部著作不仅是他个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的深刻反映,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从哲学角度来看,《韩非子》构建了以“法”“术”“势”为核心的完整法家思想体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与强制性,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