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题
秦统一中国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1
教学
目标
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识读历史地图,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大一统的内涵。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灭六国的背景
教学难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课前导入(五分钟)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内容。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姓经历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中国历史上也迎来了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本课我们进入了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时期,也对中国的政治结构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同学们,提到秦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旅游景点呢?没错,就是秦兵马俑。同学们看一下老师在大屏幕中呈现的跪射俑,跪射俑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是保存十分完好的兵马俑之一。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图片中的跪射俑手中缺少了什么东西呢?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就是秦弩。秦弩在当时的威力相当于一把枪。那么我们穿越到200年后,时空穿越技术大获成功,你所在的研究所邀请你前往秦朝,记录秦军训练情况,并带回失传已久的秦弩。
新课教学(30分钟)
同学们,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第三页PPT)首先我们进入到第一个场景之中(第四页PPT)
旁白:从昏迷中醒来,你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处学堂之中,教书的夫子正在瞪着你
夫子:咳咳咳,你!来说说看,为何我大秦能够统一六国啊?
我:眉头紧皱,仔细回忆着古籍中的记载
师:同学们,我们遇到了第一个问题。那我们一起根据材料概括一下,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书写板书(第8页PPT)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没错,就是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百姓苦不堪言。那么,当时的百姓有何心声呢?我们看看梁启超怎么说。老师听到了同学们的声音,当时的百姓渴望和平统一。好的,那我们归纳出第一点原因,连年战乱,统一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同学们把书翻到44页,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对应的就是这点原因,同学们标记清楚,将大屏幕上的第一点原因记在书上。
师:同学们都记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材料二(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股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同学们对这点原因比较熟悉,就是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国富强兵。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对应的就是这点原因,同学们标记清楚,将大屏幕上的第二点原因记在书上。
师: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材料三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魏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没错,就是任用贤才,嬴政本人呢,也是雄才大略。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话对应的就是这点原因,同学们标记清楚,将大屏幕上的第三点原因记在书上。
师:由于以上三点原因,使得秦国从一个西南边陲小国迅速崛起,于公元前230年发动起强大的攻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相关视频。
师:于是,秦国于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陕西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师:好,同学们,夫子的第一个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看看夫子怎么说。
夫子:(满意的点头)不错,那你觉得我大秦统一六国意义何在呀?
师:那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秦统一六国的意义吧。(PPT12页)同学们,看看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疆域图,发现当时的局面呈现出怎样的状态?没错,就是混乱的局面。那么秦统一之后局面怎样呢?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秦统一的意义。
师:同学们来看书44页,最后一段。同学们标注一下秦统一的意义。好,我们成功完成了夫子的第二项任务。
夫子:嗯,不错不错,你想要什么奖励?
我:听问我大秦的弓弩兵力强悍,战无不胜,老师可否带学生见识一番呢?
夫子:既如此,我将你引荐给一个人,如果你能解决他的问题,他定能助你达成心愿。
师:恭喜同学们,离秦弩又进一步。在夫子的引荐下,你来到了李斯的别院。我们来看一看接下来会遇到什么问题。
李斯:来得正好,听夫子夸赞小友才识过人,请与我一起钻研此图。PPT15页
师:同学们,我们如何解决称号不尊贵的问题呢?没错,就是皇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皇帝这一称号的由来以及皇帝制度的特征。Ppt16页
师:首先,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取皇帝二字作为自己的称号。那么皇帝制度究竟有何特点呢?我们一起通过三则材料来了解一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