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doc
文件大小:24.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89千字
文档摘要

《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张天翼以充满童趣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奇幻与现实交织的故事世界。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王葆意外获得宝葫芦后,一系列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的经历。书中将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贴近生活的校园、家庭场景相融合,如宝葫芦帮助王葆在考试中作弊、变出各种玩具等情节,极易引发学生的共鸣与兴趣。

在语文教学体系里,这部作品常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其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语言是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叙事理解能力的优质素材。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看,阅读此书能助力学生积累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与幽默的叙事风格;通过分析王葆从依赖宝葫芦到认识错误的转变过程,锻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同时,故事所传达的“不劳而获不可取”“脚踏实地才能收获成功”等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劳动观,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培育。?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完整梳理《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情节,准确概括故事发展脉络,把握关键事件与转折点。?

2.品味书中生动幽默的语言,分析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3.深入剖析王葆、宝葫芦等人物形象,理解王葆的心路变化历程,结合生活实际探讨故事蕴含的道理与现实意义。?

4.通过故事续写、改编剧本、制作读书思维导图等活动,激发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将阅读感悟转化为个性化的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精读故事中的经典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书中汲取语言养分,提升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通过多样化活动,促进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深度理解与创意转化。?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夸张情节背后的隐喻意义;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反思“不劳而获”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持续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自主阅读与深度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通过播放动画片段、展示书中插画、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沉浸式感受故事氛围。?

问题探究法:围绕故事核心设置问题,如“如果没有宝葫芦,王葆的生活会怎样?”“宝葫芦是真的帮助了王葆,还是害了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读写结合法:在阅读过程中,安排摘抄、仿写、续写等写作任务,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阅读感受,共同完成读书小报、剧本创作等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阅读要点

课文选取的是本书第一章(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老师在引导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清楚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因为这是故事的开端。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去了解故事的经过、结果。

2、宝葫芦是故事的核心,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宝葫芦的特点,可以从宝葫芦的本领是什么、它为什么要“磨炼本领”、它的个性如何等方面入手。

3、王葆是本书的主人公,书中通过王葆做的梦,向我们展现了一件件富有想象又有趣好玩的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王葆的自我成长。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遇到宝葫芦之前的王葆、拥有宝葫芦的王葆、离开宝葫芦的王葆,来了解王葆。当然主人公身上具有时代特点,老师在阅读之时,可以给学生稍微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者作者的创作背景、意图等。

4、张天翼熟悉儿童语言,他认为:语言经济、恰如其分、不可更易就是美;朴素就是美;在作品中的对话是应该用口语的……要提到一句多话不讲,一句话恰恰代表一个人。书中有大量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独具特色,推动了情节发展,更容易吸引小读者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引导阅读中,可以着重拿一两个例子出来赏析,体会作者的用语之美。

四、问题提示

通过课文的学习,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根据故事内容,说一说故事的重要情节有哪些?厘清后,小组之间交流并整理。

你是否喜欢“宝葫芦”,为什么?

你认为得到宝葫芦之后的王葆有没有更幸福?

小组讨论,书中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

五、活动设计

1、我的愿望清单

我的愿望

如何实现

2、制作情节分析图故事的情节通常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开端、发展、高潮、下降、结尾。情节分析图可以让我们对故事的重要情节一目了然。

3、快乐情景剧从《宝葫芦的秘密》中,选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分组角色扮演(可自制道具),深入感受作品,读懂作品要表达的内涵。

4、续编故事我能行如果王葆又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又得到了一只宝葫芦,这个宝葫芦是怎样的宝葫芦?它能帮助王葆做什么事情?王葆会怎么与它相处呢?你想说的是不是很多,那么就提起笔来,一起来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