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考试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53题,每题1分,共53分)
1.李某与医生王某约定,由李某招募,供养器官提供者,王某主刀摘取器官,再由李某出卖,利益五五分成。二人共出卖5个肾脏,分别获利5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B、李某是主犯,王某是从犯
C、李某与王某都是主犯
D、李某与王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2.人民警察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的妇女或儿童时,不得使用武器,但是以下()情况除外。
A、劫夺在押人犯
B、使用剧毒等危害品实施犯罪
C、持械抢劫
D、聚众械斗
正确答案:B
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3条规定:“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这里的“送达拘留所执行”,是指()。
A、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将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送到拘留所并交付执行,拘留所依法进行体检后即为送达
B、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将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送到拘留所后即为送达
C、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将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送到拘留所并交付执行后即为送达
D、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的公安机关将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送到拘留所并交付执行,拘留所依法办理入所手续后即为送达
正确答案:D
4.下列案件中,公安机关经过审查,应当将案件材料和有关证据送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是()。
A、开某侵占他人财产的案件
B、被害人古某向公安机关控告的重婚案件
C、犯罪嫌疑人吴某杀人后在逃的刑事案件
D、被害人木某向公安机关控告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
正确答案:A
5.刘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诊所,在诊所无接生条件的情况下,仍然为他人接生赚钱,一日在为一孕妇接生时,因医术不高,加之医疗条件太差,致使孕妇死亡。刘某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医疗事故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非法行医罪
正确答案:D
6.甲、乙同乘一列火车。甲以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钱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事实上,乙的手提包内没有钱财,只有一把手枪。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盗窃枪支罪
C、抢夺枪支罪
D、抢夺罪
正确答案:A
7.信访工作条例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信访工作
A、党的机关
B、行政机关
C、各级机关
D、各级组织
正确答案:B
8.行为人有下列行为,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是()
A、随意殴打他人
B、抢夺民警枪支
C、不服从治安管理
D、游行时不服从民警现场指挥
正确答案:B
9.下列不能被判处死刑的罪名是()
A、故意杀人罪
B、绑架罪
C、贩卖毒品罪
D、走私武器、弹药罪
正确答案:D
10.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
A、相互衔接,相互配合
B、相互制约,相互完善
C、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D、互相帮助,互相配合
正确答案:C
11.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的是()
A、犯罪分子冲击看守所劫夺在押嫌犯
B、涉嫌抢劫罪的犯罪分子在群众聚集的闹市区中逃逸
C、怀孕妇女持枪进行暴力恐怖袭击,正在杀害群众
D、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分子拒捕逃入农田
正确答案:B
12.在办理韩某故意杀人案件中,公安机关组织多名证人进行了辨认。下列辨认活动不符合有关规定,但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后,辨认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情形是()。
A、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
B、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定的
C、案卷中只有辨认笔录,没有被辨认对象的照片、录像等资料,无法获悉辨认的真实情况的
D、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
正确答案:C
13.人民警察在现场处置犯罪行为人准备实施或者正在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经口头警告无效的,可以视情向天空等安全方向鸣枪警告,来不及()的,可以直接鸣枪警告。
A、徒手制止
B、口头劝阻
C、口头警告
D、警械制止
正确答案:C
14.某市民众受不法分子谣言蛊惑,误以为该市要建造高度污染的化工项目,遂于周末在市政府门前非法举行游行、示威,造成当地交通瘫痪。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现场执勤民警经警告无效,()。
A、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B、可以使用武器
C、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警械和武器
D、只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正确答案:A
15.章某杀人后,长期流窜潜逃。某日,县局刑警大队获悉,章某藏匿在该县园林场一平房内,立即组织警力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围捕。章某发现后,持炸药包和猎枪拒捕,并向民警开枪,且要点燃手中的炸药包向民警扔过来,刑警江某见状,未警告即开枪将章某击毙。以下对江某行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A、江某使用枪支的行为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条例》的规定
B、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