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60度绩效考核方案.docx
文件大小:356.01 K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9.88千字
文档摘要

360度绩效考核方案

人力资源部

制定:??????????????????????审核:???????????????????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3

一、目的3

二、遵循原则3

1、明确化、公开化原则3

2、客观考评原则3

3、差别原则3

4、反馈原则3

三、适用范围3

第二章?绩效考核管理4

一、绩效考核实施4

1、绩效考核评委成员4

2、绩效评估程序4

3、评估结果说明4

二、考核结果应用5

第三章??绩效考核管理流程6

第四章??附??则7

1、?360度绩效评估表7

2、?绩效考核述职报告7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贯彻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全面评价职员的工作绩效,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员工的薪资调整、教育培训、晋升等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特制定职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二、遵循原则

1、明确化、公开化原则

考评标准、考评程序和考评责任都应当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在考评中应当遵守这些规定。

2、客观考评原则

明确规定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避免掺入主观性和感情色彩。做到“用事实说话”,考评一定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3、差别原则

考核的等级之间应当有鲜明的差别界限,针对不同的考评评语在工资、晋升、使用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使考评带有刺激性,激励员工的上进心。

4、反馈原则

考评结果(评语)一定要反馈给被考评者本人。在反馈考评结果的同时,应当向被考评者就评语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方向的参考意见等。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职员。

第二章??绩效考核管理

一、绩效考核实施

绩效考核小组工作人员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从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工作绩效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考评,员工本人将自己的考核期间的工作报告在考核期间交于AHR管理中心,HR安排考核评估,具体情况如下:

1、绩效考核评委成员:

HR管理中心负责组织绩效考核的全面工作,其主要考核评委成员包括:总经理、HR、等各部门管理者。

2、绩效评估程序:

⑴、被考核者根据《绩效考核述职报告》(PPT)自我述职(时间:15分钟);

⑵、小组评委提问质询(时间:15分钟)

⑶、评委评议打分(时间:10分钟)

共40分钟。

3、评估结果说明

被评估者直接上级评分(30%)+中心负责人评分(20%)+公司领导评分(30%)+其他评委评分(20%)

项目分类

工作态度①

工作技能②????

工作绩效③

20%

35%

45%

考评项目

工作态度

品德诚信

(4%)

纪律性

(4%)

工作激情

(7%)

团队合作

(5%)

工作技能

专业知识

(10%)

解决问题

的能力

(8%)

学习能力

(3%)

文字表?

达能力

(3%)

外语及计??算机能力

(3%)

沟通能力

(5%)

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3%)

工作绩效

职责履行

(12%)

目标达成

(12%)

品质意识

(12%)

工作成本控制

(9%)

二、考核结果应用

考核结果分为五个层次(划分标准见表),其结果为奖金发放、薪资调整、员工培训、岗位调整、人事变动等提供客观的依据。

绩效考核结果等级划分标准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A

B

C

D

95分(含)以上

80分(含)以上

65分(含)以上

65分以下

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发现员工与标准要求的差距,从而制订有针对性的员工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最终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绩效流程

(考核)

(评估)

360绩效考核方案

第四章附则

本办法由HR负责解释和修订,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

360度绩效考核

一、目的:

1、为了更好的引导员工行为,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员工潜能,同时实现员工与上级更好的沟通,创建一个具有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推动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2、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员工队伍的工作态度、个性,能力状况、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为公司的人员选拔,岗位调动、奖惩、培训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提供信息依据。

二、适用范围:

???公司各部门人员包括:公司高层管理、部门负责人、工程师、职员、技术员、操作人员。

三、考评内容及考评分数计算:

???一)、根据考评岗位不同,分为六类:管理人员、职员、工程师、销售工程师、技术员、组长/操作人员六类。不同岗位类型,考核范围、内容和侧重点不同。

1.管理人员包括:计划控制能力、分析决策能力、授权与激励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工作责任与态度;

2.职员:专业知识、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工作责任;

3.工程师:专业技术知识、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工作责任;

4.销售及应用工程师:专业技术知识、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工作责任;

5.技术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