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2现场质量管理的手段三、过程或工序检验过程或工序检验是产品加工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主要的质量检验活动,也是现场质量管理的任务之一。其基本任务是:按照过程检验规程或质量计划的规定,对加工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在制品不转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在实施检验时应确保检验项目和频次等符合规定要求。在生产现场的质量检验方式,可以是检验人员“专检”,班组内人员“互检”和操作人员“自检”,通常称为“三检”。自检的结果应当与专检的结果相符合,为此,操作人员应控制自检的正确率,力求自检正确。质量检验是一种符合性评价活动,可用于鉴别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因此它是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重要手段。第63页,共1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1.3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现场质量管理的直接对象是现场加工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控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符合要求的程度,即过程质量,它是由加工过程(或工序)的能力决定的。而过程能力通常又取决于影响过程质量的诸因素,即人们熟悉的人、机、料、法、环、测(5MIE)等六个因素。因此,控制产品的加工质量,可以通过控制影响过程能力的六个因素来实现。第64页,共1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1.3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一、人员(操作者、作业人员)的管理(1)人员对质量的影响任何生产制造或服务提供过程都离不开人员的操作,即使是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也还是需要有人去操作和管理。对于手工操作比重大的过程或工序来说,例如手工焊接、人工研磨、手工包装、烹调、修理、校正、检验等,往往操作人员的技能和质量意识是关键因素,它是产品或服务产生不合格或不良的主要原因。对于那些由人员起主导作用的过程或工序,更需要通过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来控制质量。(2)具体管理内容1)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能力需求,确保其能力是胜任的。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个方面确定任职或上岗资格,并实施资格评定,尤其是对参与关键过程、特殊过程以及特殊工种工作的人员应按规定要求或技艺评定准则进行资格认可,保证其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2)提供必要的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并提高岗位人员任职能力。培训包括质量意识、操作技能、检测方法、统计技术和质量控制手段等。3)鼓励员工参与,以加强对过程的控制和改进,主要包括:①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和权限。②确保岗位人员了解相应层次的质量目标,以及本职工作与实现目标的关系,意识到所承担工作和所执行任务的重要性。③必要的授权,如有权获得必要的文件和信息,有权报告不合格并采取纠正措施等。④鼓励开展QC小组活动或其他形式的团队活动,促进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的能力。第65页,共1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1.3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二、设备(设施)的管理(1)设备对质量的影响机器设备是保证过程或工序生产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的重要条件,尤其是自动化程度较高、有定位或自调装置的设备,它们对于确保过程或工序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一般的通用设备来说,机器设备的精度保持性、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的波动幅度。在服务业设备或设施的状态是否正常,会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好坏。(2)具体管理内容1)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包括对设备的关键部位的日点检制度,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2)按规定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能项目。3)规定设备和设施的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设备(设施),并做好设备故障记录。服务业的服务设施,如商场的电梯、空调,医院的治疗设备,运输公司的车辆,旅店的客房设备、通讯等都属于设备(设施)的管理范围。第66页,共1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1.3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三、物料的管理(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1)物料对质量的影响不同的行业和产品所使用的物料的类别各不相同。对于加工制造业的过程或工序而言,原材料可以是矿石、原油、羊毛、棉花、粮食等;成品、半成品可以是钢材、铝锭、纸张、油墨以及化学试剂等。对于生产机械或电器产品的装配过程或工序来说,原材料可以是配套的零件、标准件、元器件或电机等。这些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配套件、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外观或内在质量,以及食品业的原料质地(包括农药、化肥的残余量等),对产成品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服务业的货物、服务器材、各种商品等均属于物料。(2)具体管理内容1)对现场使用的各种物料的质量应有明确规定,在进料及投产时,应验证物料的规范和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2)易混淆的物料应对其牌号、品种、规范等有明确的标识,确保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