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斤瑚网歙^!作蜂
民办高职院校最近十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当地社
会经济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下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更是为职业教育发
展描绘了美好蓝图,预示着民办高校面临着发展最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学生工作是民办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甚至有些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者把学生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千方百计打造本校学生工作特色,目在于激励招生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1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现状
1.1辅导员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
辅导员队伍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主要包括:
(1)队伍数量不足。国家教育部规定一个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标准为1:200,一般本科院校基本是按照这个标
准来配置,浮动幅度一般不会超过50人。但是在大部分民办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中,一个辅导员往往要管理300名以
上学生,有些甚至达到350人甚至是400人左右,再加上民办高校辅导员往往还需要负责一些其他行政管理事务,
极大地影响了其学生管理工作效果。
(2)管理经验严重缺乏。高校辅导员队伍绝大多数都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聘任,到民办高职院校应聘只有
极少数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同时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因此,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着事务可以配合完成,但是不善于
处理一些棘手问题现象。碰到要说服教育学生时候往往说不出所以然来,有时候反而被一些调皮学生说得词穷
尴尬局面。
(3)流动性比较大。当前一些民办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极不稳定,由于没有编制,再加上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工资
待遇福利上体现不出同行业优势,缺乏竞争力,导致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工作一两年后就急于转向专业课教师甚至离
职,这种频繁变动状况也极大限制了学生管理工作效果。
1.2观念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管理意识
学生是一所高校主体,学生工作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规律可循,但又不能故步自封。学
生工作队伍更加不能单纯认为只包括党团组织、学生处(学工部)和辅导员,相比于一些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协
同育人”观念和做法,这种思想是狭隘、落后、片面。这种错误观念直接造成一些民办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学生
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互不相连脱节现象。
1.3学生管理职责分工不科学
目前,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已经推进二级院系管理,实际工作重心已经下移至系部,学生工作部(处)职能其
实仅限于传达上级指示和要求、完善校级学生工作相关制度、监督院系执行上级工作落实情况、对二级院系进行必要
指导等,而不是经常指挥和命令二级学院要做这个,要完成那个。正因为如此,二级院系往往只注重配合完成上级交
办任务,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只走过场,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效果,注重完成任务而不注重内涵建设,管理方法粗糙且缺
乏科学性。在这种落后学生管理模式下,必然难以取得良好工作效果。
2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质量对策
2.1配齐配强学生管理队伍
对于一所民办高校来说,学生工作队伍优劣,直接关乎到学校和谐稳定,甚至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口碑,
人才培养是全方位,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学生工作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名师是
一种非常稀缺资源,更谈不上名师队伍了。因此,要形成自己特色,无疑必须在学生工作方面下点功夫。而科学合
理配置学生管理队伍,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这是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性基础。(1)合理配置
辅导员队伍。民办高校应该严格参照教育部规定一线辅导员带班比例,顶层设计人员不能也不应该单纯考虑成本方面
问题,管理质量同样不能忽视。(2)加强交流、学习和培训。民办高校应该定期加强对学生管理人员培训,坚持“走
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