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不锈钢焊接技术与工艺研究现状
安明宇但斌袁威杰刘梓儒李玉祥董文轩
摘要:铜与不锈钢的合金结构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学、空调冷凝、航空航天和汽车零部件等中高端工业领域,存在着广阔地展现出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潜力。由于铜与不锈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使得两者之间的焊接相当困难,文章通过分析铜与不锈钢的焊接性,综述了各种焊接方法及其原理,分析了各种焊接缺陷以及解决办法,并指出当前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同时,文章还将展望铜与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持续进步。
关键词:铜/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发展,新型工业对焊接结构件要求提高,单种金属材料难以满足,因此采用异种材料焊接结构,结合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势。紫铜因导热性好、导电性强、耐腐蚀且易塑形,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设备和复杂零件制作。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易加工、环保卫生等特点,成为工程材料的重要选择。紫铜和不锈钢组成的异种金属焊接结构,兼具紫铜的导热、导电和延展性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1,2]这种结构不仅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还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铜与不锈钢复合结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对两者的焊接研究正逐渐凸显其重要性。铜与不锈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焊接困难,传统熔化焊因熔点差异难以实现可靠连接,接头处还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学者们基于铜与不锈钢的焊接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综述了各种焊接方法及其原理,分析了各种焊接缺陷以及解决办法,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热点与难点。同时,本文还将展望铜与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推动该领域的持续进步。
1焊接性分析
异种金属焊接是将不同材料的金属进行连接的过程,涉及不同的物理和冶金特性,需要特别注意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紫铜与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接是异种金属连接的一种,两者物理性质差异显著,两种金属的熔点差异超过400℃,增加了焊接难度。为确保焊接接头质量,需考虑金属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及所选的焊接方法和工艺。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有望获得满足要求的焊接接头。
1.1物理性能差异
由于铜与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差异较大。在进行焊接时,热量迅速从加热区传导至外部,使熔合区难以达到熔化温度,从而填充金属与母材之间的熔合变得不充分,容易出现焊不透的现象。铜的导热能力较强,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其变形量相对较大。与此同时,焊接接头的刚度较高,使得焊接变形受到阻碍,进而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并促使焊接裂纹的产生,关于铜与不锈钢的物理性能,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1.2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元素的相互溶解度受其晶体点阵类型、原子尺寸及晶格常数差异影响。在高温下,Fe与Cu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原子半径和晶格常数相近,使钢与铜在焊接过程中相容性好。然而,铜与钢焊接时由于容易产生低熔点共晶,降低了晶间结合力,导致焊缝金属塑性韧性显著下降。
通过对铜与不锈钢进行可焊性分析表明: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与填充材料、预热、精准地控制温度和冷却速度等来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确保焊接质量和性能,在铜和不锈钢焊接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便进一步选择铜与钢的焊接方法和技术,具有相当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压力焊是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达到金属间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爆炸焊,搅拌摩擦焊,扩散焊,热等压扩散连接等方式。
2.1爆炸焊
爆炸焊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射流,使金属材料发生碰撞并产生塑性变形,形成牢固连接。该方法焊接速度快,金属不受热,连接稳固,焊接面积可调。经过发展,广泛应用于异种金属焊接。姜超[3]等人采用此工艺焊接紫铜与不锈钢,获得波状界面,结合强度高,显微硬度提升。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力学性能测试显示韧性断裂,接头质量高。AhmetD[4]等研究爆炸焊连接铜与钢,发现优质接头,界面无金属间化合物。随爆炸比率和焊件距离增加,界面由光滑变为波浪形,拉剪和弯曲试验后仍保持连接。退火处理后界面发生扩散,获得无缺陷接头。
研究表明,爆炸焊可设置合理焊接参数与板位置,形成高质量焊缝,适用于铜不锈钢焊接。但仅适用于小型工件,需特殊设备和较高成本,产生冲击波和噪音,污染环境。过程复杂,需精确控制爆炸装置和焊接参数,以保证焊接质量稳定。
2.2搅拌摩擦焊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金属连接技术,利用摩擦热和塑性变形热使金属软化,并通过搅拌针的高速旋转和进给运动填充空腔,形成锻造组织的焊缝。完成焊接后,搅拌针回抽,形成匙孔,能可靠连接熔化焊接性能较差的金属。此过程在低于材料熔点温度下进行,有效避免了熔化焊接的潜在缺陷[5]。学者刘鸽平[6]研究了铜与不锈钢的焊缝特点,发现搅拌头旋转速度与焊缝表面氧化程度成正比,而焊接速度增加会使缺陷更严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搅拌头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