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实验数据处理试题(含答案)——继续化学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一、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要求:根据所给实验数据,完成下列计算和分析。
1.在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中,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和铁粒,记录反应所需时间如下表所示:
|金属|反应时间(s)|
|---|---|
|锌|30|
|铁|60|
(1)计算锌粒与硫酸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单位为mol/(L·s)。
(2)比较锌粒与铁粒与硫酸反应的速率,并分析原因。
2.在探究“物质的溶解度”的实验中,分别测定20℃时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溶解度(g/100g水)|
|---|---|
|氯化钠|36.0|
|氯化钾|34.2|
|硝酸钾|31.6|
(1)计算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钾的溶解度积(Ksp)。
(2)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积,并分析原因。
二、实验现象与结论
要求: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探究氧气制取”的实验中,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2.在“探究铁的生锈条件”的实验中,将铁片分别放置在干燥空气、潮湿空气和盐水中,观察到铁片在潮湿空气和盐水中容易生锈,说明氧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3.在“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将白磷和红磷分别放在水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三、化学计算与公式应用
要求:根据所给条件,完成下列化学计算。
1.25℃时,0.1mol/L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为3%,计算醋酸的酸度常数Ka。
2.25℃时,将0.1mol/L的NaOH溶液与0.1mol/L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混合溶液的pH值。
3.10℃时,将0.1mol/L的HCl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混合溶液的pH值。
四、实验设计与评价
要求:根据以下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并评价其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盐酸对铁锈溶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案设计:
(1)列出实验步骤;
(2)说明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3)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方案评价:
(1)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性;
(2)指出实验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五、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
要求:根据以下化学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解释其应用。
化学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1)书写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解释该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六、化学实验技能与安全
要求: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判断其正确性,并说明理由。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液体。
(1)判断该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2)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1)计算锌粒与硫酸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单位为mol/(L·s)。
解析思路:首先,根据反应方程式Zn+H2SO4→ZnSO4+H2↑,1mol锌与1mol硫酸反应生成1mol硫酸锌和1mol氢气。假设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L,则锌粒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量为n(H2)mol。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H2)=(V*P)/(R*T),其中P为压强,T为温度,R为气体常数。由于实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n(H2)可近似为VL。因此,平均反应速率为n(H2)/(V*t),其中t为反应时间。已知锌粒与硫酸反应的时间为30s,假设硫酸溶液的体积为1L,则平均反应速率为1mol/L/30s=0.033mol/(L·s)。
(2)比较锌粒与铁粒与硫酸反应的速率,并分析原因。
解析思路:通过比较锌粒和铁粒的反应时间,可以发现锌粒的反应时间短于铁粒,说明锌粒与硫酸反应的速率更快。这是因为锌的活泼性高于铁,与硫酸反应时能更快地释放电子,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2.(1)计算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钾的溶解度积(Ksp)。
解析思路:溶解度积Ksp是指在饱和溶液中,溶解物质的离子浓度的乘积。对于氯化钠、氯化钾和硝酸钾,它们的溶解度积分别为:
Ksp(NaCl)=[Na+][Cl-]=(s)^2
Ksp(KCl)=[K+][Cl-]=(s)^2
Ksp(KNO3)=[K+][NO3-]=(s)^2
其中s为溶解度。根据实验数据,s(NaCl)=36.0g/100g水,s(KCl)=34.2g/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