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问鼎中原
【拼音】
wèndǐngzhōngyuán
【释义】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出处】
《左传》:鲁宣公三年(公元前六零七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今河南省洛阳市),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
解释:鲁宣公三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王孙满回答道:“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
【近义词】
中原逐鹿?逐鹿中原
【反义词】
?偏安一隅?
【用法】
形容某个人野心很大。一般作谓语。
【成语故事】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周武王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
到了春秋末期,西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地位下降,各诸侯王之间争霸不断。位于南方地区的楚国,经过长期的改革和战争,逐渐强大起来。后来,楚国攻打北方的少数民族,为了显示楚国的兵威,楚庄王在洛邑的郊外举行一次大检阅。这一来,可把那个挂名的周天子吓坏了。他派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流露出觊觎天下的野心,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
楚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楚君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
楚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造句举例】
想逐鹿群雄,问鼎中原,你有英雄识英雄的慧眼,只有你最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最适合你。
那一年,手机行业群雄并起,不知道最后谁家会问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