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屏幕大舞台.pdf
文件大小:385.9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3.05千字
文档摘要

信息技术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的尝试利用

凡是在含山县第一中学七(33)班上过课的老师,都会和我这

个班主任说同样的一件事:“黄老师,你们班上的多媒体电脑桌面真

是太精彩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从八年级开始,班级的电

脑桌面就成了我们班级的一个舞台,里面有喜悦、有鞭策、有感动、

有激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33班的电脑桌面,就是33班的一面

变幻多彩的镜子,是一个精华浓缩的33班。

事情还要从七年级说起,七年级的运动会之后,许多同学都把自

己在运动会上的飒爽英姿,存进了班级的电脑里;有些爱表现的同学,

也经常把自己的照片当作班级电脑的桌面。使用多媒体的老师,也会

时不时的夸上这些同学几句。这一夸,把更多好胜心比较强的同学的

积极性给点燃了,以致于管多媒体的同学不得不来和我商量,怎么才

能更好的“满足”同学们的要求?我当时灵机一动,何不把电脑桌面

当作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平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我的思

路逐渐成熟起来。在征求了很多同学的意见后,我决定把班级电脑桌

面正式命名为“33班‘星’舞台”,舞台由班委会主管,管多媒体的

同学和信息技术课代表具体负责,数码相机等则由我提供。

一、激励与表扬的“颁奖台”

我们班每个月都会有一个综合评比,班委会把它统称为“群英荟

萃”。它包括学习、纪律与卫生等方面,学习方面主要有:进步之星、

学习之星、勤学好问、优秀课代表、未来状元等;纪律与班级管理方

1

面主要包括守纪标兵、优秀班干、优秀学习小组组长等;卫生方面主

要有劳动模范、优秀值日小组等,还有好人好事、班级特别贡献个人

等评比。以往每次上榜的同学,我们都会用不同的形式公开表扬,但

是由于需要设计、拍摄并张贴照片,往往会有一个比较长的滞后期。

“大舞台”出现后,班委会按评比类别分别为获奖的同学们拍摄集体

照片,并且在照片上配上班委会对这些同学的褒奖辞,然后上传到电

脑上作为桌面。获奖的同学按类别每天轮流成为舞台的“主角”,每

天早自习前,管多媒体的同学都会打开多媒体,这样全班同学都会在

3班“群英们”的陪伴下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由于大部分任课老师

都使用多媒体上课,因此这些展示在舞台上的同学们无疑也成为老师

们表扬的对象,在老师们的赞扬声中,舞台上的主角们虽然不断变换,

但是却越来越多。更多的同学为了挤上舞台,更加从严要求自己、更

加努力的学习、更加热心班级事务、更加提高为同学们服务的水平。

二、昂扬斗志与挑战自我的“擂台”

学生的学习劲头都会有一定的周期性,这就需要班主任提前进行

不同形式的激励。大舞台出现后,这里同时也变成了昂扬斗志与挑战

自我的擂台。

从七年级起,班级就实行了学习兴趣小组制度,学习小组在综合

考虑学习成绩和性别的基础上平均分配,并且都给自己起了个响亮的

名字,有的叫“光轮2011”,有的叫“常青藤”,有的叫“No.one”、

“蜗牛”等。每次月考之后,根据每个组的考试积分情况,班委会都

会对学习小组进行一次公正的比较,对于进步的小组公开表扬。获得

2

表扬的小组斗志昂扬,没有被表扬的小组则“摩拳擦掌”。为了正确

引导同学们进行友好的竞争,我把几位组长召集在一起,向他们“面

授机宜”,为什么不来个擂台比武呢?在我的主持下,各学习小组分

别找好自己“比武”的对象,约定在进步总名次(组员进步的名次之

和)、单科前十、班级三十强等方面展开竞争。竞争目标确定后,每

个组长作为竞争责任人,再把组内同学的目标确定下来。最后我再把

比武的两个组的总目标和成员的各自目标综合在一起,配上每个小组

的“全家福”,考前两周集中在“擂台上”“叫板”。有的小组甚至配

上音频,全组同学高呼口号,信心十足。为了在擂台上不输给对手,

组内同学合作学习、争取荣誉的意识十分强烈,整个班级的竞争氛围

十分浓厚。

三、沟通同学友谊与师生感情的“爱心台”

进入八年级以后,班内逐渐兴起了一股为同学过生日的风气,大

吃大喝,有的甚至三五成群跑去唱歌,这种现象如不及时扭转,将会

对班风、学风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安全隐患。但是如果采

取强硬的措施加以压制,效果不仅不明显,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

何不把学生过生日的主导权抓在自己手中呢?我首先请团支部书记

把每位同学的生日登记下来,每当某位同学过生日时,团支部便会把

他的照片放在“舞台”上,同时在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