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情境视闻下任务菜单式结构逻辑化教学案例.docx
文件大小:40.8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3.94千字
文档摘要

情境视闻下任务菜单式结构逻辑化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任务菜单”是一种以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为核心的教学机制,在师生双方共同确定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将教学要求与理论知识以菜单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并完成学习任务。“结构逻辑化教学\策略则是结合学生学情,基于学生学习规律,整合教材碎片化知识,寻找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并按照知识产生的逻辑顺序和关系,依据生物学实例,分层设计相关联的问题和模型构建活动。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4个基本要素。其中科学思维是指基于科学事实和证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的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责任和能力。2因此,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构建知识结构逻辑模型,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并借助学科知识和核心概念解决真实问题,以此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以下简称“教材”)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进程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前学习的“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被动运输”等内容均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内容也是“能源物质ATP\在高中教材中的首次引人,是后续学习“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的基础。

从“被动运输”到“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学习难度逐渐提升,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生物膜的结构探讨到物质跨膜运输的功能学习,这一过程深刻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此外,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过程都依赖细胞提供的能量,这有助于学生建立物质与能量观。本节课通过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设计一系列任务和问题,展开结构逻辑化教学,将微观内容宏观化、抽象过程具体化、教材知识生活化。

(1)通过对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过程、特点、意义的学习,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生命观念。

(2)基于特定生物学事实阐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举例说明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特点和意义。

(3)通过探讨物质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及人工肾的科学原理等实例,领悟科学研究对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发展社会责任意识。

3.1创生活情境,引社会问题

本节课以“尿液形成”为情境主题,教师通过播放“尿液形成”视频并展示全球肾脏疾病患者的数量统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回顾“被动运输”的相关知识,还能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及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肾源短缺,以减轻肾脏疾病患者的痛苦?人工肾如何模拟人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作用?

基于生物学事实,学生能够深入分析生命现象,并准确阐述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师选择“尿液形成”这一生理过程作为情境导人,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明确了教学方向。视频中生动展示各物质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使学生对物质运输有更为直观和全面的认识。此外,真实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效引导学生快速进人课堂学习状态。

3.2展事实资料,现任务菜单

教师围绕“尿液形成过程中离子、营养物质通过什么方式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这一关键问题,根据教材知识点精心设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菜单。

任务1:探究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见图1)。

事实1:肾小球每天滤过的量约为500g,而每天通过尿液排出的量仅为3~5g。

资料1: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浓度约为,远低于细胞外的浓度。ATP作为一种能源物质,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问题:①肾小管管腔中原尿里大量的以何种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以何种方式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③分析资料并结合教材和视频动画,建立主动运输的概念模型。

任务2:探究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见图2),并归纳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见图3)。

事实2:原尿中的葡萄糖在肾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

资料2: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存在两种形式的葡萄糖载体,管腔侧细胞膜上的载体为依赖的葡萄糖转运体,基底侧细胞膜上的载体为葡萄糖转运体。肾小管上皮细胞逆浓度吸收葡萄糖时,没有直接消耗ATP,而是利用浓度差。

问题:①图2中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是以何种方式?②钠钾泵对葡萄糖的运输有无影响?③总结主动运输的类型并举出其他主动运输的实例。

任务3:分析主动运输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资料3:原尿中的葡萄糖如果不能全部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则会排出体外。机体每天可产生40~60mmol的,这些必须被中和并由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