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微课版)-教案 第1、2讲 计算机与计算思维(一); 计算机与计算思维(二).docx
文件大小:299.31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8.88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讲计算机与计算思维(一)

课时内容

计算机与计算思维(一)

授课时间

课时

2

教学目标

?认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1)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包括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以及发展趋势,并认识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2)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和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教学手段:(1)通过演示讲解基础知识,讲解结束后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对于重点内容着重讲解。

教学资料及要求:除教材中的实例外,可以补充讲解软件硬件的讲解,加深学员的知识面。特别是计算机发展中一些名人事迹介绍。

教学内容

讨论问题:1.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计算机更新换代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

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任务一认识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任务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任务实现:

了解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过程

1.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1946年2月,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耗电150kW,占地面积约167m2,重30t,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或400次乘法运算。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介绍几个名人:

诺依曼

查尔斯?巴贝奇

霍华德?艾肯

艾伦?图灵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9年),其主要特点是: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功耗大,易损坏;主存储器(主存)采用汞延迟线或静电储存管,容量很小;外存储器(外存或辅存)使用了磁鼓;输入/输出装置主要采用穿孔卡;采用机器语言编程,即用“0”和“1”来表示指令和数据;运算速度每秒仅为数千至数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60—1964年),其主要特点是: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与电子管相比,其体积小、耗电少、速度快、价格低、寿命长;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存储器容量有较大提高;软件方面产生了监控程序(Monitor),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编程语言有了很大的发展,先用汇编语言(AssembleLanguage)代替了机器语言,接着又出现了高级编程语言,如FORTRAN、COBOL、ALGOL等;计算机应用开始进入实时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领域,运算速度达到每秒数百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69年),其主要特点是:逻辑元件采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IC的体积更小,耗电更少,寿命更长;之前主存储器以磁芯为主,从此时开始使用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容量大幅度提升;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迅速发展,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和会话式语言;程序设计采用了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千万次以上。

(4)第四代计算机(1970年至今),其主要特点是:逻辑元件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VLSI);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容量已达第三代计算机外存储器的水平;作为外存的软盘和硬盘的容量成百倍增加,并开始使用光盘;输入设备出现了光字符阅读器、触摸输入设备和语音输入设备等,操作更加简洁、灵活;输出设备已逐步以激光打印机为主,字符和图形输出更加逼真、高效。

(5)新一代计算机(FutureGenerationComputerSystem,FGCS),即未来计算机,其目标是要具有智能特性,具有知识表达和推理能力,能模拟人的分析、决策、计划和其他智能活动,具有人机自然通信能力。

3.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1971—1973年)是4位和低档8位微处理器时代。

第二代(1974—1977年)是8位微处理器时代。

(3)第三代(1978—1984年)是16位微处理器时代。

(4)第四代(1985—1992年)是32位微处理器时代。

(5)第五代(1993年至今)是64位微处理器时代。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多极化

(2)网络化

多媒体化

(4)智能化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实时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

(5)办公自动化。

(6)数据通信。

(7)智能应用。

任务二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任务要求:了解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相关知识: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和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图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冯诺依曼计算机

(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①采用二进制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