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工程力学第二分册第五版教学课件第4章 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基础.ppt
文件大小:3.95 MB
总页数:8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9.93千字
文档摘要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工程中规定以产生0.2%塑性应变时的应力值作为名义屈服极限,用表示(图4-15)。图4-15§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3.铸铁等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图4-16是灰铸铁拉伸时的-明显的直线部分,在拉应力较低(约120~180MPa)时就沿横截面被拉断,没有屈服和颈缩现象。拉断前应变很小,延伸率也很小,约为0.4%~0.5%,是典型的脆性材料。曲线。它没有铸铁拉断时的应力为强度极限。因为没有屈服现象,强度极限σb是衡量其强度的唯一指标。由于铸铁等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强度极限很低,因此不宜用于制作受拉构件。§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图4-16§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全屏播放单击图片播放影片§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4-5-2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压缩试样常制成短的圆柱体,圆柱的高度约为直径的1.5~3倍。图4-17是低碳钢压缩时的-低碳钢等塑性材料压缩时的弹性模量E和屈服极限s都与拉伸时基本相同。曲线。试验表明,屈服阶段以后,试样越压越扁,横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试样抗压能力也继续提高,故测不出压缩时的强度极限。§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1.塑性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图4-17§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全屏播放单击图片播放影片§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铸铁压缩时的-但压缩时的强度极限比拉伸时的要高4~5倍,且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铸铁压缩试样的破坏断面较为光滑,断面与轴线大约成45°~55°角。其他脆性材料,如混凝土、石料等,抗压强度c也b。因此,脆性材料宜用来曲线(图4-18)类似于拉伸,远高于抗拉强度制作承压构件。§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2.脆性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图4-18§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全屏播放单击图片播放影片§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6-1-5极限应力、许用应力和安全因数根据以上分析,塑性材料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s或名义屈服极限变形;脆性材料的应力达到强度极限b或就会发生破坏。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材料丧失正常的时,就会出现显著的塑性c时,工作能力,这种现象称为强度失效。上述引起材料失效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用表示。对于塑性材料,=s或;对于脆性材料,=b或c。§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为了保证杆件有足够的强度,应使杆件的工作应力小于材料的极限应力。此外,杆件应留有必要的强度储备。在强度计算中,把极限应力除以大于1的因数n,作为表示。设计时的最高值,称为许用应力,用[]即[]=(4-5)式中,n称为安全因数。§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确定安全因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应考虑材料的均匀性;载荷估计的准确性;计算简图和计算方法的精确性;杆件在结构中的重要性以及杆件的工作条件等。安全因数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安全性和经济性。若安全因数偏大,则杆件偏于安全,造成材料浪费;反之,则杆件工作时危险。在工程设计中,安全因数可从有关规范或手册中查到。在常温静载下,对于塑性材料,一般取ns=1.4~1.7;对于脆性材料,一般取nb=2.5~3.0。§4—5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小结1.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3)各向同性假设2.内力与截面法(1)由于外力作用而引起的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称为内力。(2)求构件的内力的基本方法是截面法。截面法的步骤如下:截开、取出、代替、平衡。小结3.应力(1)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2)应力在截面法向的分量称为正应力,与截面相切的分量称为切应力。4.应变(1)单位长度的变形称为线应变。(2)微小正六面体直角的改变量称为切应变。小结5.胡克定律(1)胡克定律试验表明,当正应力?未超过某一极限值时,正应力?与其相应的线应变成正比。(2)剪切胡克定律试验还表明,当切应力?未超过某一极限值时,切应力?与其相应的切应变成正比。小结6.杆件变形的形式(1)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