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 无答案.docx
文件大小:38.76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3.01千字
文档摘要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秦朝D.汉朝

A.秦始皇统一六国B.汉武帝推进大一统C.唐太宗的贞观之治D.隋文帝的开皇之治

3.宋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

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

4.明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设立三省六部制B.实行科举制度C.废除丞相,设立内阁D.实行八股取士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6.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7.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8.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9.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0.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标准文字是________。

12.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

13.唐朝时期,中国与天竺的交流最为著名的是________的西行。

14.宋朝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其中,________是最大的港口。

15.明朝时期,为了防御蒙古贵族南扰,修建了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6.简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7.描述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

18.阐述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

19.说明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20.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21.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22.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

23.描述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24.阐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5.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26.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7.论述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28.制作一张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

29.绘制一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图。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设计一份关于唐朝政治制度的图表,要求包含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节度使制度等关键信息。

2.设计一份关于宋朝经济发展的图表,要求包含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等关键信息。

3.设计一份关于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图表,要求包含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实行八股取士等关键信息。

4.设计一份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图表,要求包含政策内容、原因、影响等关键信息。

5.设计一份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图表,要求包含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关键信息。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6.解释什么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7.解释什么是唐朝的科举制度。

8.解释什么是宋朝的市舶司。

9.解释什么是明朝的锦衣卫。

10.解释什么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1.思考秦朝统一六国的意义。

12.思考唐朝灭亡的原因。

13.思考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

14.思考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15.思考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6.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7.论述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18.描述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9.阐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一、选择题答案

1.C

2.A

3.B

4.D

5.B

二、判断题答案

6.正确

7.错误

8.正确

9.错误

10.正确

三、填空题答案

11.隋朝

12.唐朝

13.宋朝

14.明朝

15.清朝

四、简答题答案

16.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17.唐朝灭亡的原因包括政治腐败、军阀割据、农民起义等。

18.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表现为科举取士的范围扩大,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文学性。

19.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包括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实行八股取士等。

20.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破坏国家主权、加剧社会矛盾、促进民族觉醒等。

五、应用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