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招教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手段D.教育环境
答案:D
2.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孟子》D.《荀子》
答案:B
3.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答案:B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B.班级管理C.教书育人D.教育研究
答案:C
5.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属于()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
答案:C
6.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A.望而生畏B.谈虎色变C.尝梅生津D.见风流泪
答案:B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
答案:B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答案:D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匀速D.无规律
答案:A
10.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
答案:ABCD
2.下列属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是()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D.教育即生长
答案:ABC
3.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有()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材D.课程目标
答案:ABC
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答案:ABCD
5.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
答案:ABC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A.问题情境B.定势与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已有的知识经验
答案:ABCD
7.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答案:ABCD
8.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
答案:ABCD
9.以下属于德育方法的有()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答案:ABCD
10.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答案:错误
2.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答案:正确
3.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答案:错误
4.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的方法。()
答案:错误
5.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阻止学生无意注意的出现。()
答案:错误
6.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答案:错误
7.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答案:正确
8.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
答案:正确
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答案:错误
10.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答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一是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二是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三是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可能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发展。
2.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