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
2.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属于()
A.社会认知B.自我认知C.人际认知D.群体认知
3.以下哪种情况会增强个体对某事物的积极态度()
A.多次接触负面信息B.与喜欢的人有相同态度C.受到他人反对D.自身利益受损
4.态度形成的基础阶段是()
A.服从B.认同C.内化D.模仿
5.当个体面对两种或多种相互矛盾的态度时,会产生()
A.认知失调B.态度转变C.态度强化D.态度弱化
6.人们往往会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有更积极的态度,这是()效应。
A.晕轮B.首因C.近因D.曝光
7.以下不属于态度功能的是()
A.适应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认知功能D.遗传功能
8.说服他人改变态度时,哪种沟通者特征最有影响力()
A.外表普通B.缺乏权威C.有吸引力且专业D.语速过快
9.个体根据自己的内心价值观来形成态度属于()阶段。
A.服从B.认同C.内化D.从众
10.态度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访谈法
答案:1.B2.A3.B4.A5.A6.D7.D8.C9.C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信念成分
2.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有()
A.家庭B.学校C.社会环境D.同伴群体
3.态度转变的方法有()
A.提供信息B.榜样示范C.群体规定D.角色扮演
4.态度的功能有()
A.适应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认知功能
5.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减少失调的方法有()
A.改变态度B.增加认知C.改变认知的重要性D.减少选择感
6.以下哪些属于态度测量的方法()
A.瑟斯顿量表B.利克特量表C.语义差异量表D.投射测验
7.影响态度改变的沟通因素包括()
A.沟通者的特征B.沟通内容C.沟通渠道D.沟通对象
8.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
A.社会压力B.态度的强度C.时间因素D.行为的具体性
9.个体在态度形成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有()
A.服从B.认同C.内化D.整合
10.以下属于积极态度对个体影响的有()
A.提高工作效率B.增强人际关系C.降低心理健康水平D.提升幸福感
答案:1.ABC2.ABCD3.ABCD4.ABCD5.ABCD6.ABC7.ABCD8.ABCD9.ABC10.AB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态度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2.情感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决定着态度的方向。()
3.群体规定对个体态度转变没有作用。()
4.认知失调只会带来负面情绪。()
5.态度测量的结果一定能准确反映个体真实态度。()
6.自我防御功能是态度的重要功能之一。()
7.榜样示范对态度形成和转变有重要影响。()
8.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总是一致的。()
9.内化阶段的态度最为稳定。()
10.社会环境不会影响个体态度的形成。()
答案:1.×2.×3.×4.×5.×6.√7.√8.×9.√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态度的功能
态度具有适应功能,助个体适应环境;自我防御功能,保护自尊;价值表现功能,展现价值观;认知功能,帮助个体组织和理解信息。
2.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同伴群体等。家庭是早期态度形成关键,学校提供知识和观念影响,社会文化习俗等塑造态度,同伴群体的态度也会相互影响。
3.简述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可改变态度,使态度与行为一致;增加新认知来协调矛盾;改变认知重要性,降低失调感;还可减少选择感,让自己觉得行为别无选择。
4.举例说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