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考试题库大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理想从内容上划分,不包括以下哪种?()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个人理想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国主义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3.下列属于社会公德主要内容的是()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文明礼貌D.尊老爱幼
4.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文明、和谐、公正、法治
6.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社会关系B.人类自我意识C.劳动D.风俗习惯
7.以下不属于家庭美德内容的是()
A.男女平等B.服务群众C.夫妻和睦D.勤俭持家
8.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不包括()
A.选举权B.言论自由C.宗教信仰自由D.被选举权
9.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知B.道德意志C.道德实践D.道德情感
10.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不包括()
A.办事公道B.爱护公物C.奉献社会D.诚实守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有()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实现共产主义
2.以下体现爱国主义的有()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位卑未敢忘忧国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保护环境B.爱护公物C.遵纪守法D.助人为乐
4.下列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有()
A.宪法相关法B.民商法C.刑法D.经济法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
A.自由B.平等C.公正D.法治
6.道德的功能包括()
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调节功能D.教育功能
7.家庭美德的内容有()
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夫妻和睦D.邻里团结
8.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
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住宅安全权
9.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B.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C.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D.决定社会的道德水平
10.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有()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理想一旦确立就不能改变。()
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3.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所有法律对每个人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6.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道德不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7.家庭美德只在家庭生活中起作用,对社会没有影响。()
8.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9.个人品德修养与他人和社会无关,完全是个人的事情。()
10.职业道德只适用于特定的职业群体,对其他人群没有意义。()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理想信念的作用
答: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能帮助人们明确奋斗目标,在困难挫折中保持坚韧,塑造高尚人格,充实精神生活。
2.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3.简述道德的起源
答:道德起源于社会关系的形成,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社会实践中,人类逐渐形成道德观念。
4.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