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7月教育学原理习题库与参考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8.02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38万字
文档摘要

2024年7月教育学原理习题库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愤、悱二字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朱熹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

A、启

B、愤

C、悱

D、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朱熹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中,“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指的是“悱”。“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启”是指启发;“发”是指开发。

2.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A、传统性

B、垄断性

C、阶段性

D、等级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唐朝的“六学二馆”入学条件严格,不同阶层的子弟进入不同的学校,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六学”中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二馆中的弘文馆、崇文馆则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一品相国的儿子。这种入学资格的严格区分,充分反映了教育的等级性特点。

3.某学校举行讲课比赛,青年教师小张认真研读教材,依据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件,为参加比赛做好准备。在讲课时,评委提问小张对教学知识点前沿研究趋势的认识。依据平时的积累,小张迅速做出恰当、合理的回答,赢得评委赞赏。这主要反映了教师工作的()。

A、示范性与榜样性

B、复杂性与创造性

C、主体性与长期性

D、全面性与细致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等方面。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以及“教育机智”等方面。小张依据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件,体现了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回答评委关于教学知识点前沿研究趋势的提问,体现了教育机智,这都反映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创造性。

4.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的,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方式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小班教学

C、复式教学

D、探究教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小班教学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较少的教学形式。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5.()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强调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品质。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编制的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所以答案选B。

6.以下不属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是()。

A、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B、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C、个体谋生的功能

D、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等。个体谋生的功能属于教育的个体功能,而非社会功能。

7.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说明测验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所以区分度很高。难度是指测验的难易程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均不符合题意。

8.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再自己负责,自己规划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导生制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导生制是由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其中的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