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础检验实习总结报告.docx
文件大小:18.6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2.84千字
文档摘要

PAGE2

基础检验实习总结报告

一、引言

实习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对于医学生来说,基础检验实习更是深入了解医学检验领域、提升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通过在[实习医院名称]检验科的实习,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还在实践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对基础检验工作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习单位及科室概况

[实习医院名称]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其检验科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承担着医院日常大量的检验工作。我实习的基础检验科室主要负责血液、尿液、粪便等常规检验项目,是检验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接收来自各个临床科室的大量标本,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重要依据。

三、实习内容与收获

(一)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掌握了不同采血方式(静脉采血、末梢采血)的操作规范和适用范围。学会了正确选择采血部位、消毒方法、采血针和采血管的使用,以及如何避免采血过程中的溶血、凝血等问题。在实践中,我逐渐熟练掌握了采血技巧,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完成采血操作,减少患者的痛苦。

尿液标本采集:了解了不同类型尿液标本(晨尿、随机尿、24小时尿等)的采集要求和注意事项。学会了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尿液标本,以及对尿液标本进行及时处理和保存,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粪便标本采集:掌握了粪便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选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部分的粪便进行送检,以及避免粪便被尿液污染等。同时,学会了对粪便标本进行涂片、染色等预处理操作,以便后续的显微镜检查。

(二)检验项目操作

血液常规检验:熟练操作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各项参数的检测。学会了对仪器的日常维护和校准,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审核和分析。通过对大量血液标本的检测,我对各类血细胞的形态和异常变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能够准确识别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的血细胞形态特征,如贫血、白血病等。

尿液常规检验:运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理学检查(颜色、透明度、比重等)和化学检查(尿蛋白、尿糖、尿潜血等),并结合显微镜检查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进行观察和计数。通过实践,我掌握了尿液常规检验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能够对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准确判断和分析,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粪便常规检验:主要进行粪便的外观检查、显微镜检查以及隐血试验。在显微镜检查中,学会了识别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原虫等病原体,以及食物残渣、白细胞、红细胞等成分。隐血试验采用化学法或免疫法,能够检测出粪便中微量的血液,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质量控制与结果审核

质量控制:了解了检验科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参与了科室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学会了使用质控品进行检测,并绘制质控图,通过对质控数据的分析判断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了解了室间质量评价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室间质评发现和改进检验工作中的问题。

结果审核: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不仅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信息(如年龄、性别、诊断等)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果是否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对于异常结果,要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复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沟通协作与职业素养

沟通协作:在实习过程中,与检验科的同事、临床医生以及患者都有密切的接触。学会了与同事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检验工作任务。在与临床医生沟通时,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检验需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职业素养: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检验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保护患者的信息安全。

四、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操作失误

在刚开始进行采血操作时,由于技术不熟练,曾出现过采血失败、标本溶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积极向带教老师请教,认真学习采血技巧,并利用业余时间在模拟人上进行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采血技术有了明显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质量都得到了保证。

(二)结果异常判断

在审核检验结果时,对于一些异常结果,有时难以准确判断其临床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我一方面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查阅相关的检验医学书籍和文献,了解各种疾病的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另一方面,积极向带教老师和资深同事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和分析方法。通过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