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投资学第四版教学课件第3章 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pptx
文件大小:1.52 MB
总页数:3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7.85千字
文档摘要

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日期1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2市场参与者的理性程度如何?这又将对投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投资者面对风险的态度是怎样的?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3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4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偏好关系定义在X上的一个二元关系?是两个投资计划(x1,x2)的集合。完备性:对于任意的两个投资计划x1∈X和x2∈X,要么x1?x2,要么x2?x1。传递性:对于任意的三个投资计划x1∈X,x2∈X和x3∈X,如果x1?x2且x2?x3,那么x1?x3。严格偏好关系和无差异关系严格偏好关系:如果x1?x2且x2x1,则称投资计划“x1严格偏好于x2”,记为x1?x2。无差异关系:如果x1?x2且x2?x1,则称投资计划“x1和x2一样好”,记为x1~x2。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5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不确定条件下偏好关系的3个公理假设?是定义在X上的二元关系,并且满足以下三个公理:公理1:?是定义在X上的偏好关系。公理2:独立性公理(IndependenceAxiom)。对于所有的x1,x2,x3∈X和λ∈(0,1],如果有x1?x2,那么λx1+(1-λ)x3?λx2+(1-λ)x3。公理3:阿基米德公理(ArchimedesAxiom)。对于所有的x1,x2,x3∈X,如果x1?x2?x3,那么存在λ,μ∈(0,1),使得λx1+(1-λ)x3?x2?μx1+(1-μ)x3成立。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6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7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二、理性条件的一个反例(一)阿莱悖论阿莱构造两组彩票,第一组彩票为x1和x2。彩票x1肯定获益100万元;彩票x2以概率0.1获益500万元,以概率0.89获益100万元,以概率0.01获益0元。第二组彩票为x3和x4。彩票x3以概率0.1获益500万元,以概率0.9获益0元;彩票x4以概率0.11获益100万元,以概率0.89获益0元。阿莱悖论:阿莱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多数决策者在第一组彩票x1和x2之间会选择x1而不是x2,而在第二组彩票x3和x4之间选择x3而不是x4,与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理论的独立性公理不相容。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图3-1阿莱悖论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8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二)阿莱悖论的行为金融学解释Looms和Sugden的后悔理论(1)投资者在面对第一组彩票时,如果选择x2,则存在1%的概率他将一无所获,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投资者会感到沮丧、懊悔,甚至愤怒,悔恨当初自己愚蠢而贪婪的行为而使本可100%得到的100万元擦肩而过。为了避免这种后悔的感觉,投资者将选择x1。(2)投资者面对第二组彩票时,如果选择x3,则存在90%的概率他的收益为0元,但是他会觉得即使选择的是x4,也有89%的概率将一无所获,但是一旦中奖,x3的奖金是500万元,而x4的奖金却只有100万元,因此,在第二组彩票中选择x3,投资者不会经受后悔的感觉。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9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三、风险态度及其测量(一)风险态度风险厌恶:投资者面临两种选择:①一个确定性的收益;②一个具有相等或更高期望货币值的赌局。如果投资者选择①,则称该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风险偏好:①一个确定性的损失;②一个具有相等或更低期望货币值的赌局。如果他偏向于选择②,则称该投资者是风险偏好的。风险中性:①一个确定性的损失;②一个具有相等期望货币值的赌局。如果他认为①和②是无差异的,则称该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RiskNeutral)。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10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11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图3-2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图3-3风险偏好的效用函数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12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13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14第一节理性条件与风险态度?投资学第3章理性前提与风险偏好

投资学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