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投资学第四版教学课件绪论.pptx
文件大小:263.05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2.94千字
文档摘要

绪论 绪论1/20日期投资学

绪论第一节投资的概念第二节投资过程第二节投资过程绪论投资学

第一节投资的概念一、投资的定义一、投资的定义3/20绪论投资:消费的延迟行为。从典型的经济人的角度来看,国家、家庭、个人都在进行着不同种类但是本质相同的投资。-国家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外汇储备。-家庭的储蓄。-个人的学习计划。从投资产品来看,存在延迟消费的本质。-养老基金、债券、股票或其他金融资产。从一般性的人类行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经济行为中延迟消费进行投资的现象。-养儿育女。投资学

第一节投资的概念二、当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关系二、当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关系3/20绪论当期消费与将来消费之间的跨时关系决定了再投资的一般性条件,即跨时消费的效用要大于等于全部当期消费的效用。图0-1当期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的权衡?投资学

第一节投资的概念二、当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关系二、当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关系3/20绪论关于储蓄的标准两期微观经济模型(IrvingFisher,1930)?投资学

第一节投资的概念二、当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关系二、当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关系3/20绪论关于储蓄的标准两期微观经济模型(IrvingFisher,1930)?投资学

第一节投资的概念三、投资收益率的决定因素三、投资收益率的决定因素3/20绪论投资收益率无风险的实际利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投资的风险报酬率。注:1+2→正常的投资报酬率,即市场基准的报酬率。无风险的实际利率=市场上的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名义利率主要取决于资金的机会成本,通常以政府发行的国库券利率作为参照依据,称为无风险报酬率。投资的风险报酬率主要取决于具体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投资收益率=无风险的实际利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投资的风险报酬率(0.5)投资收益贴现法——根据式(0.5)得出的投资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对未来预计的投资收益进行贴现。投资学

第一节投资的概念四、偏好、市场与投资选择四、偏好、市场与投资选择3/20绪论偏好:因为投资是对资源的跨期配置,而经济资源又具有明显的产权属性,所以投资者的偏好就成为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市场:在不同偏好导向下的供需关系汇总就形成了不同的市场。投资选择:在不同的市场中,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投资选择,获取投资收益。投资收益主要包括投资期内的收益以及投资品卖出后的资本利得。前者依赖于投资品的盈利能力,例如投资股票而获得的股息。后者主要取决于市场在供需方面的属性,这些属性通常用流动性、波动性等来刻画。投资学

绪论第一节投资的概念第二节投资过程第二节投资过程绪论投资学

第二节投资过程一、投资目标的设定一、投资目标的设定3/20绪论投资目标的设定:投资者行为偏好,以及对风险和收益的衡量。投资者行为偏好——对比传统经济学的理性概念和行为金融学的理性概念。两者的差别,关键表现在认识维度上的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以及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之间的差异。收益与风险的衡量——单一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市场模型与系统性风险、风险度量的下半方差法和风险价值(ValueatRisk)等方法。投资学

第二节投资过程二、投资策略的选择二、投资策略的选择3/20绪论投资策略的选择:市场的属性、投资者具备的条件和其他投资者的状况。市场属性——市场微观结构的五部分为,技术、规则、信息、市场参与者和金融工具。不同的市场认识理论中的最优投资策略。有效市场理论认为,投资者不可能击败市场,其隐含的投资策略是被动投资策略。当市场并非有效时,价格行为就具有某种可预测性,那么就应该选择主动投资策略。投资者对自己和其他投资者认识——在一定的投资市场环境下,由于一项交易事实上是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交易双方之间的博弈,所以投资策略的选择是一种动态调整的过程,并且随着交易的进行而彼此互动。知情交易者与非知情交易者具有共性的投资策略——噪声交易者风险、投资者情绪模型、正反馈投资策略、行为套利策略。投资学

第二节投资过程三、资产的价值分析三、资产的价值分析3/20绪论以证券投资为例。证券价值的分析用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去分析资产的未来价值这种价值分析的预测行为通过指导交易反映到市场供求上,就形成了证券的价格,主要包括债券价值分析、股票价值分析以及衍生证券价值分析。债券的价值分析——收入资本化法与债券价值分析、债券属性与价值分析、债券定价原理、利率期限结构;普通股价值分析——收入资本化法与普通股价值分析、股息贴现模型、